李梓龍
工作單位:云南中煙物資集團
駐村時間:2018年2月至今
駐村地點:云南施甸縣木老元鄉木老元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
“丟下”一歲多的女兒來到木老元這偏遠的大山,我沒有猶豫過,也沒有后悔過。
還記得剛來時,從施甸縣城出發,一路蜿蜒曲折、道路坎坷不平,不少路段雨后坍塌的痕跡猶存。短短37公里的路顛簸了近一個半小時,一路目睹了墻裂屋漏、失修多年的老舊危房和落后的基礎設施,我心情十分沉重。“扶貧之地貧瘠而窮困,扶貧之路任重而道遠,從今往后,我必定會為木老元的脫貧致富盡心盡力。”第一天,我在扶貧日記中這樣寫。
剛入駐木老元村時,由于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加之聽不懂地方方言,我與群眾溝通交流十分吃力。為了盡快適應,我吃在村里、住在村里,進村入戶,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為了扎實做好木老元村精準扶貧工作,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應納盡納、應扶盡扶”,我與群眾交心交談、傾聽民聲,踏遍全村每一個角落,對貧困戶情況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沒錢,不干。”2018年下半年,木老元村大寨子小組祁有成買了東風車后,覺得經濟壓力特別大,不愿進行房屋改造、翻新重建。我每次找他談話,他要么是避而不見、要么是不為所動。“整族幫扶,就是不能有一個人掉隊。”帶著這樣的信念,我堅持不放棄,一次又一次上門耐心勸說,說政策、說幫扶、說未來。先后跑了不下10次,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如果過了這個機會,以后再蓋房子就沒有任何補助沒有任何人幫忙了。也許是被我的真心打動、也許是被幫扶政策打動,他開始慢慢打開心結,對我建立信任。現在,只要逢年過節,他都要打電話喊我到家里去坐坐,他家改建成一個帶院子的兩層樓,廚房、衛生間、儲物間一應俱全,寬敞舒適。
冒著日曬雨淋在田間行走、迎著風霜雨霧在夜色下趕路,是常有的事。
在一次下鄉途中,由于下雨路滑,我不慎摔倒,造成原本受傷脫臼未愈的右手手肘鷹嘴骨骨折,到醫院進行簡單包扎后,又回村繼續工作。村支書心疼地跟我開玩笑說:“你就是我們村的扶貧‘鐵拐李’,沒有你還真不行呢。”在我們的影響帶動下,村“兩委”干部和全體幫扶干部,凝心聚力,形成了動真情、動真格、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真抓實干和埋頭苦干的作風。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看到木老元中學部分教學設備陳舊,我積極與社會各界協商聯系,爭取了1萬元的贊助,全部為學校購買了書和書柜。同時,還協助鄉黨員政府實施木老元鄉教育幫扶獎勵政策,解決了考上大中專及高中高職學生的后顧之憂。只要有孩子考上大學,我們就敲鑼打鼓地把大學錄取的喜訊送到學生家中,引起四方鄉鄰共鳴,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
因氣候獨特、溫度適宜、空氣優良,木老元鄉的雞蛋、核桃、腌臘制品等農特產品品質優良、口感極佳。為擴大銷路、為農增收,我利用一切機會為鄉親們推銷產品,即使在昆明休假和養病期間,也會前往天恒大酒店、翠湖賓館等中煙下屬企業,跑銷路、賣產品,建立長期供銷關系。2019年,我幫鄉親們賣出了20萬元的農特產品,今年到現在,賣出去38萬元的農特產品。
當初離家時,孩子才一歲多,現在她已經4歲了,習慣了在微信視頻上叫我“爸爸”。當我回到家時,她反而像是不認識我,不愿靠近我。
2019年底,我身體檢查出了腫瘤,今年4月28日到醫院做了手術。5月11日剛拆完線,第二天我就開車直奔施甸縣木老元鄉,繼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那天在來的路上,電話里得知父親因使用電鋸不慎把左手大拇指給鋸了下來。那一瞬間,我心急如焚,愧疚萬分,準備調轉車頭回昆明。此時,父母又打電話過來,讓我安心工作,堅守布朗山鄉。父母的支持,給了無限的力量和信心。
現在傷口還沒完全愈合,公司告訴我,這個屬于大病,按照規定不用再駐村。但是,我不愿意當逃兵,申請留下來。一方面,對這里的人、這里的山山水水有了感情,另一方面,“鐵拐李”要留下來見證布朗山鄉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歷史時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