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最后的關鍵期。為了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云嶺兒女不懈奮斗、干勁十足,全省上下盡銳出戰、攻堅克難,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發展花椒產業 鄉村脫貧新貌 散養土雞
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生活有盼頭、日子有奔頭,一直是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
2015年以來,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努力在抓好企業發展的同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抓緊抓實抓出成效,明確了“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改變鄉村面貌、通過培植特色專業戶解決民生問題、通過教育幫扶培養一批人才、通過重大項目建設支撐長遠發展”四項幫扶重點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會澤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烏蒙山片區集中連片特困縣,是我省深度貧困縣之一,是云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眼下,在會澤縣田壩鄉板坡村,馬路鄉水口村、旁官地村,魯納鄉獅子村,火紅鄉龍樹村,金鐘街道石鼓社區,鐘屏街道魚洞社區、以則社區,紅云紅河集團正匯聚全集團扶貧能量,以“不拔窮根絕不撤退,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決心,舉全集團之力,聚全員之智,發揮自身優勢,精準施策,扎實推進扶貧攻堅,幫扶成效日益凸顯。
強基礎 讓貧困群眾生活質量全面提高
會澤縣魯納鄉獅子村的扶貧,要從一座橋開始說起。
獅子村東向務德,南連上村,西接朝陽,北鄰陡咀,四方道路卻以土路為主,交通不暢。
對紅云紅河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的第一書記李自芬而言,她所要籌劃的,是在難行路、難致富的獅子村里找到一條路徑,為村民們謀長遠,帶著大家過上好生活。
紅獅橋連通兩岸
獅子村地處牛欄江流域河谷地帶,牛欄江沿村而過,江對岸是宣威務德鎮新華村委會,周邊沿江兩岸有3000余戶村民。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兩地居民隔河相望。獅子村有著200多年的趕集歷史,每到屬豬日和屬蛇日,人們沿著村里的主路支起攤子,售賣小鍋酒、蠶豆、水果、餅干及日用百貨,趕集人數每年多達上萬人。每到趕集日,道路交通受阻不暢。平日里趕屬相集時,對岸務德的村民也會繞道前來做買賣,而獅子村通往宣威新華村等相鄰村唯一的方式是依靠民船擺渡。
從獅子村的趕集傳統中,李自芬發現了商機。她曾專程去務德鎮看過,覺得那邊“經濟比較好,人多”。在獅子村建個市場,再修座橋,兩邊的人員往來方便了,對面的人過來做生意,就能帶動獅子村的經濟發展。
一個關于橋的夢,從這里出發。
2019年3月3日,牛欄江畔的工人們開始忙碌起來,魯納鄉脫貧攻堅的重點建設項目——“紅獅橋”跨江人行橋工程啟動。經過5個多月的建設,2019年8月13日,一座“連心橋”橫跨牛欄江,將兩岸村民連了起來。
和“紅獅橋”同步建設的還有一座2000平方米、擁有150個規范的攤位的獅子村農貿市場以及10間共3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商鋪,市場附近的獅子村扶貧集中安置點也以下層商鋪、上層民居的形式構建,極大地方便了本地商戶和外地常駐做生意的人們。貧困戶或自己開店或出租鋪面增加收入。
不久前的趕集日,江對岸百姓們早早地拉著自家的農產品,三五成群地走過“紅獅橋”,來到農貿市場,做起了生意?! 暗侥觋P附近,更是熱鬧非凡,整個市場擠滿了人。”李自芬說。
而會澤縣馬路鄉旁官地村的扶貧,則是從水龍頭里流出的飲用水開始的。
如果問起今年家里有什么喜事,旁官地村石梁子小組貧困戶胡喜紅會領著你去他家看看。6月17日,胡喜紅帶著記者來到他家,他擰開水龍頭,自來水管里的水噴涌而出。在家能喝上自來水,這就是他家今年最大的喜事。
飲用上自來水,對城里人來說稀松平常,對胡喜紅來說卻是期盼已久。
馬路鄉旁官地村因地質結構原因,既無地表水也無地下水,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只能靠雨季收集雨水儲存來解決。每逢下雨天,每家每戶的瓦房廊檐下布滿了缸桶等盛水容器。除了收集雨水,胡喜紅常常要去離家3公里外背水,25斤水加上回程上坡難行,他一個來回要花上4個小時。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解決飲用水困難問題成為駐村扶貧工作隊努力的方向。
“旁官地村除了2個小組的村民離水源點較近,其余6個小組的村民離水源地較遠,再加上整村地勢高低不平,從取水點至高位水池海拔高差達336米,輸水管道又要避開樹林、耕地、道路等而布置,管線過長(抽水主管4503米、入戶輸水主管7400米、分戶管30000多米),要讓415戶1240人喝上自來水,難度可想而知。”該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張興禮說,通過走訪調研發現,約有9成的村民希望扶貧隊優先幫助解決用水的問題。從駐村第一天開始,工作隊隊長就帶著隊員,從源頭摸排問題、集思廣益尋找解決辦法、多方協調推進提水工程項目。今年3月21日,旁官地王家溝提水工程協調推進會順利召開,讓大家的心里踏實了許多。
“4月24日,在大家的期待中,旁官地村王家溝提水工程抽水成功??吹角宄旱乃邕^溝壑、穿越山間林地來到相對高度300多米的小米地蓄水池,駐村隊員們和村民們高興極了?!睆埮d禮說,目前提水工程能提供6個村小組400多戶的飲用水。
“超過4萬平方米的村組道路得到全面修整、硬化,4000多人的交通出行困難有效解決;超過1000盞太陽能路燈,全面覆蓋了3個貧困村共計33個村民小組主干道及人員密集場所;累計近10公里的數條三面光灌溉溝渠建成,3000多畝土地不再雨澇旱干,產業發展后勁更足;累計2500余平方米的11個村組活動室建成……”紅云紅河集團駐會澤縣鐘屏街道魚洞以則村第一書記袁明磊說,2015年9月以來,集團掛包會澤縣金鐘街道辦事處石鼓社區、鐘屏街道魚洞社區及以則村委會3個貧困村。截至目前,集團對3個掛鉤扶貧村累計投入脫貧攻堅幫扶項目資金共2560余萬元,70余個幫扶項目先后建成,3個貧困村貧困人口從2015年末的將近5000人減少到目前的780人,其中兩個貧困村已先后于2017年、2019年整村脫貧出列。
興產業 讓貧困群眾錢袋子鼓起來
6月15日一早,吃過早飯,紅云紅河集團駐板坡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張廷智直奔會澤縣板坡村會澤盈河養殖專業合作社散養基地?!岸宋绻澢坝幸慌u要運到昆明?!彼f,最近一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要去看看,有的時候一天甚至要去兩次。
夏季火辣的太陽把他的皮膚曬得黝黑,他卻不在意地說:“扶貧以來,習慣了。”
扶貧以來,會澤盈河養殖專業合作社從零散的農戶養殖到初具規模,再到專業化,每一步發展都有紅云紅河集團的烙印,都凝結著扶貧隊員的辛苦付出。
“推進產業扶貧,都是希望貧困群眾錢袋子鼓起來。”張廷智說。
5年前,林下土雞養殖幾乎還是一片空白。扶貧隊到板坡村走訪調研,發展林下土雞養殖項目的思路逐漸清晰。
進村入戶了解情況
2018年6月,紅云紅河集團捐贈80萬元資金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入股資金,村民入股59萬元,通過“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成立會澤盈河養殖專業合作社。“瑤雞是板坡人祖祖輩輩養的品種,已經完全適應了當地的氣候環境,老百姓有豐富的散養經驗?!焙献魃缋硎麻L朱兵說,在板坡這樣的山區,村民們剛好可以利用其房前屋后場地散放飼養,產生的糞便還可以全部用于還田還林施肥。
記者了解到,合作社現有存欄成品土閹雞20000(含散養)余只,產蛋土雞3000余只(每天產800余枚土雞蛋)。儲備土閹雞25000余只(未出欄),土蛋雞6000余只(未產蛋)。為更好擴寬銷路,合作社已在昆明市五華區尚家營農貿市場開設了土雞、土雞蛋直銷點,目前直銷點平均每天營業額約為1000元。
截至今年5月底,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110余萬元,實現凈利潤20萬元左右,村集體經濟收入6.4萬元,2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可增加分紅收益近500余元;18戶散養戶(其中貧困戶11戶)也不同程度增加了收入。
會澤縣魯納鄉獅子村曾經的荒山上,現在已被綠色的花椒樹所覆蓋。
6月15日,記者在會澤縣魯納鄉獅子村青花椒種植片區看到,滿山遍野的花椒樹上掛滿了顆粒飽滿油亮的青花椒,椒香撲鼻。正要進入花椒豐收的季節,樹下,椒農們三五成群一片忙碌……
“修剪的時候要把多余的枝條修掉,樹內部和下垂的也要剪掉,樹冠中間留有空間,花椒長勢才好?!睍煽h九葉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付兆榮認真進行著管護培訓。
“獅子村坐落在大山深處,由于村里的青壯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造成了村里土地撂荒。”紅云紅河集團扶貧工作隊長李自芬說,為盤活土地資源、增加群眾收入,2015年底,獅子村村干部和李自芬下定決心在獅子村大力發展大樹青花椒。
項目第一筆的“造血”資金從哪里來?2016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