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所有的美好事物一樣,煙斗是不分國界的。
在“傳統”觀念中,煙斗客的形象通常被描繪成歐洲人的模樣。然而,短短十多年來,日益崛起的中國斗客群體,正讓這門深植西方歷史文化的生活藝術擁有了更多的東方味道。
正在崛起的中國斗藝
在中國,煙斗文化正經歷著從“小眾”到“普及”的過程。更多的人開始轉換角度,突破“西方”或“外來”的視角,嘗試根據中國人的口味調制斗絲,并在煙斗加工制作中融入更多的中國匠意。2019年,作為中國煙草行業首家、唯一的煙斗絲品類生產企業,四川中煙“長城”品牌創新推出“長城 道”系列煙斗絲,開發出一條有別于西方路徑的中國“C草”之道,在資深煙斗客群體中引發熱烈反響,成功切入高端斗絲市場。
中國的好煙絲,需要中國的好煙斗。四川中煙麾下“寬窄?長城斗室”,更依托自身獨特的平臺優勢,廣泛聯袂國內外制斗大師,為國內煙斗客提供構思獨特、設計精巧、質量上乘的高品質煙斗。
如何制作一把好煙斗?
“寬窄?長城斗室”并非一個普通的煙斗作坊,而是擁有系統開發理念與完備生產體系的一體化煙斗研發生產中心。其目的,就是匯集一流資源、整合一流平臺、輸出一流精品。因此,“寬窄?長城斗室”在各個環節均不遺余力、精益求精。下面,我們通過一組圖文,管窺一把好煙斗的誕生過程。
選料
木制煙斗的材料選擇極其重要。好的木料沒有雜味,不會干擾斗絲本身的香氣,更可以保護斗絲的水分。常用于制作煙斗的石楠木根,具備抵御高溫的超強能力、恰到好處的吸水性和強悍的硬度,廣受世界煙斗客的喜愛。為了成品的美觀,從選料開始,必須挑選紋理清晰、表面無瑕疵和缺陷的石楠根。
制斗匠人根據多年經驗,順應胚料本身的形狀和紋理,巧妙構思,勾勒斗型,繪制草圖。這是匠心與天然材料的結合,考驗技術,考驗經驗,更考驗匠人的眼力和胸中的妙想。
將煙斗草圖拓在石楠根上
將繪制的草圖拓在木料上后,就可以下料切割了。根據繪制的形狀,地切割去多余角料。于是,一塊具備基礎造型的斗胚初步成型。
下料切割
斗缽是煙斗上最重要的部位,事關品吸煙斗的核心體驗。方正的胚料,需要磨去棱角,把質樸的直線緩慢、精細地打磨成曲線,再把曲線構造成優美、令人心動的曲面。機械與手工的結合,勾勒出更加精妙的弧度。經過打磨,斗缽呼之欲出,煙斗的輪廓粗略成形。
初步去除邊角的斗胚
斗缽制作
制作斗體
斗缽塑形
煙斗口柄的材料不同于斗體,采用的是高品質硫化橡膠棒。雕塑好口柄外形后,用錐度鉆打開煙道。這頗具儀式感的環節,像是賦予煙斗通神八方的靈魂。
粗制口柄
制作口柄處榫卯結構
口柄與斗體完成塑形后,便可拼接在一起。二者通過榫卯結構緊密耦合,無需多余的零件,嚴絲合縫,天造地設。
卯榫口柄與斗體
然而,這只是制作一支煙斗的開始。結合完成后的斗體與口柄,即將進入漫長的打磨和上色步驟。
斗胚塑形
煙嘴塑形
首先要對煙嘴進行精細塑形。若是直型口柄,無需進行彎曲處理。煙嘴可成圓,可成橢圓,符合唇齒的形狀便可。當然,若是心思巧妙,構造一番別樣天地也未嘗不可。
精細打磨
這塊石楠根料的藝術之旅還未止步。接下來,需要對斗體進行精細打磨。對于煙斗表面那些或明或隱的粗糙感,機械的力量往往有心無力。帶鋸、砂盤或銼子等“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每一個細節反復雕塑。而最后的精細打磨,往往還是經由匠人手工完成。手持細砂紙,細細地摩挲每一處表面,使其光滑圓潤。此時此刻,手工,永遠是最可靠的武器。
還不急,距離完成還有一段距離。木漆光澤閃耀,溫暖低調的色澤,依然需要匠人手工上色來達成。
具備完整外形的煙斗
上基色
首先是基色。在木料表面,用醇溶性染料進行第一次上色,此為基色。染料均勻涂抹在煙斗表面,自然陰干后,再次用細砂紙打磨煙斗表面,讓筆觸與肌理均勻平滑。
上色后再次打磨
上平衡色
第二次上色被稱為“上平衡色”,需使用水溶性染料,目的是撫平基色的尖銳鋒芒,讓視覺更加溫暖平和。而油性材料則使木紋表面獲得了一種特殊光澤,如琥珀般瑩潤透亮,手感更絲滑如玉。之后,煙斗的木紋肌理像被放進了博物館的展柜,近在眼前,卻又神秘微茫。
上平衡色
拋光與定型
上色結束后,開始最后一道工序:拋光與定型。
斗柄拋光
這更是一件考驗耐心的工作。上色之后的煙斗,紋理清晰可辨,色澤光亮潤透,斗身兼具質量與質感。在普通人眼里,這件成品已經完美非凡。但是在挑剔的制斗匠人眼中,仍然會辨析出許多需要精細調制的細節。反復的揣摩,反復的審視,反復的修飾。終于,當匠人臉上露出欣悅的表情,一支上乘的石楠木斗終于大功告成。
拋光定型后的成品煙斗
寬窄之間,方寸斗藝。精深獨到的設計理念,經年積累的點滴經驗,以及純熟精良的手工技藝,都蘊含在這一支支煙斗之中。美好的事物是不分國界的,在“寬窄?長城斗室”,來自國內的資深匠人和斗客們正創造著別具中國韻味的煙斗世界。假以時日,必將開山立宗、自成一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