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云南中煙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在努力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紅云紅河集團明確“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改變鄉村面貌、通過培植特色專業戶解決民生問題、通過教育幫扶培養一批人才、通過重大項目建設支撐長遠發展”四項幫扶重點,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本期“亮點縱覽”聚焦紅云紅河集團幫扶的3個村,展現脫貧攻堅成效。
在紅云紅河集團幫扶下,板坡村面貌煥然一新。 紅云紅河集團供圖
借著連接水口村與貴州省威寧縣玉龍鎮的“網紅橋”熱度,水口村紅瑪瑙櫻桃的銷路也越來越好。產業興了,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 杜星霖攝
用上干凈的自來水,旁官地村石良子村小組組長王勇軍心里樂開了花。 杜星霖攝
雞鳴板坡
本報記者 杜星霖
白云深處,層巒疊嶂,遠遠望去,一個美麗的村落“鑲嵌”于半山坡上。伴隨著一聲聲雞鳴,板坡村“醒來了”。
板坡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田壩鄉西南部,曾經是一個深度貧困村。
“過去,村組道路不通暢,產業發展滯后,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板坡村村委會主任金朝富近日對記者說,雖然村委會做過幾次產業規劃,但苦于沒有資金和技術,一直難以實施。
2015年,云南中煙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云南中煙“掛包幫”工作要求,對口幫扶板坡村。
經過5年時間“蛻變”,板坡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產業村、富裕村。
“板坡村的轉變離不開煙草人的幫扶。他們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真金白銀’,更帶來了‘致富經’。”在田壩鄉紀委書記丁全明看來,紅云紅河集團的幫扶舉措都幫到了點子上,使貧困村變成了“榜樣村”。
“紅云紅河集團針對我們村村組道路不暢通的問題,投入幫扶資金,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難題。”金朝富說,路修通了,村民們的農產品可以賣出去了,大家日子就富裕了。
對板坡村進行幫扶以來,紅云紅河集團多次捐贈扶貧專項資金,用于改善板坡村的交通、教育、醫療衛生條件等,幫助板坡村建設村組道路11條共22.067公里。
在建好“硬件”的同時,紅云紅河集團把發展的目光聚焦到產業幫扶上,不斷增強板坡村“造血”能力。
“產業扶貧是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板坡村需要發展符合當地特點的產業。”紅云紅河集團工會副主席華業順說。
在紅云紅河集團駐板坡村第一書記張廷智看來,板坡村發展產業,既要保證項目能帶動村民致富,又要做到項目風險相對較小,還要確保不能造成環境污染。
基于此,紅云紅河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與板坡村村兩委對各種農村脫貧產業進行深入調研、實地查看、反復比對。駐村扶貧工作隊發現,林下土雞養殖項目總體投入不算大、風險可控,貧困戶參與度高,是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他們經過深入調研,使發展林下土雞養殖項目的思路逐漸清晰。
2018年6月,在紅云紅河集團的大力幫助下,會澤盈河養殖專業合作社在板坡村正式成立。通過“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板坡村的產業發展翻開了新篇章。
28歲的朱兵原來在外地打工,2016年返回板坡村。由于他吃苦耐勞、思路開闊,被當地村民推舉為會澤盈河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我們合作社為分散養殖戶提供優良雞苗和專業技術指導、統一組織養殖培訓,土雞成熟后再由合作社統一回收和銷售。”朱兵介紹說。
第一批土雞出籠后,由于養殖成本相對較高、品牌知名度缺乏等問題,土雞銷售一度受阻。
為解決板坡村的難題,2019年4月22日,紅云紅河集團組織部分職工代表一行20余人深入板坡村,就林下土雞養殖產業進行實地調研。經過研究,紅云紅河集團確定了兩項幫扶政策:一是消費幫扶,通過職工自愿購買的方式進行幫扶;二是積極幫助合作社聯系昆明農貿市場設立銷售點,進一步拓寬產品銷路。如今,會澤盈河養殖專業合作社已在昆明市五華區小康大道尚家營農貿市場開設土雞、土雞蛋直銷點,并與云南九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了銷售合同。
在板坡村村委會旁邊,記者看到,會澤盈河養殖專業合作社電商平臺已經建成。該合作社還注冊了“散坡雞”商標。在紅云紅河集團的幫助下,他們已經逐步形成了土雞、土雞蛋、云參等系列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地方特色產業初具規模。
截至今年,該合作社已經建成3個生態養雞場,飼料加工房、孵化室以及辦公服務設施等已經陸續建設齊全并投入使用,實現年凈利潤10萬元左右。
林下土雞養殖產業讓板坡村的集體經濟發展起來,讓村民有了致富的底氣和信心。
48歲的袁德兵患有小兒麻痹后遺癥,不能干重活,2018年之前在昆明殘疾人工廠打工,每個月的工資僅能維持基本生活。2018年,板坡村建立合作社后,袁德兵回村到合作社打工,每個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還可以就近照顧家里的老人孩子。
袁德兵說,他在合作社里的工作是對每一只出籠的土雞進行質量把關,類似工廠的初檢環節。他說,在紅云紅河集團的幫助下,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他一定把好質量關,保證產品過硬。
村民李正發患有心臟病。他告訴記者,他曾經一度喪失生活的希望,是紅云紅河集團的同志幫助他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在紅云紅河集團的幫助下,李正發病情得到緩解,他一家人搞起了養殖業,搬進了新房子,生活越過越滋潤。
袁德兵笑著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將來“散坡雞”能夠走出云南,走向全國。如今,在紅云紅河集團的支持下,板坡村的“散坡雞”搭上了“直播帶貨”的快車,袁德兵的心愿正一步步實現。
山水潤村
本報記者 杜星霖
7月15日,記者來到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旁官地村石良子村小組組長王勇軍家。伴隨著“嘩啦啦”的響聲,一股“清泉”從王勇軍家的水龍頭里涌出。
“你聽聽,這個聲音多好聽!”王勇軍說著,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今年4月20日,旁官地村362名村民終于用上了干凈的自來水。
旁官地村,位于會澤五大梁子之一的馬路梁子。全村基礎設施薄弱,尤其是生活生產用水特別困難,嚴重影響當地發展。
原來用水有多困難?
用旁官地村村委會主任張支彩的話說,以前用水是人背馬馱、靠天吃飯。
“因為地質結構原因,我們這里既無地表水也無地下水,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只能靠雨季收集雨水儲存來解決。”張支彩告訴記者,村子里靠近山腳的村民就在山上挖水塘蓄水,靠近馬路的村民則利用房頂集水,再通過管道匯集到自己建的蓄水池中。
蓄水池里,蚊蟲、塑料瓶等隨處可見,人畜共飲成為常態。
“洗完臉的水舍不得丟掉,要留著喂豬。”王幫榮是石良子村小組的村民,他告訴記者,因為長期缺水,村民們對水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渴求和珍惜。每逢下雨天,他們的瓦房廊檐下都會擺滿缸桶等盛水容器,等待上天的“恩賜”。
旁官地村村民不是沒有想過改變現狀。上世紀80年代,當地村民籌集資金,出工出力,修建了一批水窖。然而,僅僅依靠水窖,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用水問題。
轉折,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云南中煙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會澤卷煙廠對口幫扶旁官地村,先后派駐了6名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開展扶貧工作。幾年時間,紅云紅河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旁官地村修通了村組道路,安裝了照明路燈,建起了活動廣場、村民活動室,旁官地村村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針對旁官地村最為頭疼的飲水難題,2017年,紅云紅河集團出資,從水源條件較好的三處取水點引水,建設管道總長40公里的提水工程,讓415戶1240人喝上了自來水,徹底解決了旁官地村的飲水難題。
駐旁官地村第一書記張興禮回憶說,4月24日通水那天,村里面擠滿了圍觀的人。在大家的期待中,旁官地村王家溝提水工程抽水成功。看到清澈的水流跨過溝壑、穿越山間林地流入蓄水池,村民們發出了一陣陣歡呼聲!
“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張興禮說。
在解決村民用水問題過程中,駐村扶貧工作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旁官地村地勢高低不平,從取水點至高位水池海拔高度相差336米,輸水管道長達40公里,施工難度很大。
從駐村第一天開始,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就與村干部一起摸排問題,集思廣益尋找解決辦法。全村12.22平方公里的區域,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們不知道走了多少遍。為了保障項目及時推進,他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