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云南中煙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卷煙廠徹底解除全封閉狀態,653名駐廠人員陸續走出大門,呼吸到廠外的“新鮮空氣”。
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線戰役”中,新疆卷煙廠以“硬核”的精神狀態、工作作風、擔當作為,堅持兩個戰場同時作戰,奮戰49天,在逆境中踐行初心使命,匯聚起發展的強大力量。
這是一場考驗應對能力的“硬仗”
——“最大的困難就是不確定性太多,只有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調整策略”
7月16日24點,受新發疫情影響,新疆烏魯木齊進入“戰備”狀態。
從接到通知到全廠人員有序撤離,留給新疆卷煙廠的時間總共不到3個小時。新疆卷煙廠黨委下了一條“死命令”:全廠干部職工必須在24點以前安全返回家中;動力車間、安保部門部分人員必須在24點以前“入駐”廠區,做好后續工作。
7月17日,新疆卷煙廠全廠停止生產。
關鍵時刻,每一個決斷、每一項措施,都在考驗著企業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與水平。
“最大的困難就是不確定性太多,只有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調整策略。每天的政策都不一樣,甚至每個小時形勢都在變化。”回憶當時的情景,新疆卷煙廠負責人這樣說道。
經過幾次討論,新疆卷煙廠黨委最終決定封閉全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有序協調人員返工。
7月17日,新疆卷煙廠“謀劃”了三件事情:一是迅速擬定了復工復產人員名單,逐條信息核對驗證,與政府和社區做好提前溝通,確保人員按時返廠;二是在黨政辦公室、后勤管理科的協調對接下,各部門著手準備全封閉狀態下職工的生活物資;三是制定了“戰時”狀態下全廠疫情防控的詳細方案。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角力。危難時刻,新疆卷煙廠各部門力求把工作做得“細致一點、再細致一點”。
沒有床鋪和宿舍,新疆卷煙廠的職工們“全體出動”,千方百計聯系購買方;
淋浴房不夠,后勤管理科就在全廠“尋找”建筑材料,硬生生“造”出了4間淋浴房;
……
節奏“緊鑼密鼓”,新疆卷煙廠仍不忘每天堅持向地方政府和紅云紅河集團發送日報告,匯報每天的疫情防控情況、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實踐證明,新疆卷煙廠克服了困難、經受住了考驗。從7月17日到9月3日,新疆卷煙廠在一線及外協人員減少近50%的情況下,49天連續作戰,沒有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也沒有耽誤一天生產進度。
這是一場考驗凝聚力的“硬仗”
——“應對這場‘硬仗’,就要在困難時候空前團結”
復工復產前夕,全廠150多名黨員主動“請戰”,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已經57歲,最小的25歲。
“困難的時候,也是我們黨員和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時候。”在新疆卷煙廠負責人看來,黨建工作讓思想轉變,讓人心凝聚。
在廠區封閉期間,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
比如,制絲車間黨支部開展了設備保養班組競賽,每日通過工藝檢查公示“明星員工”,并開展了疫情防控主題征文和疫情防控安全知識、工藝知識網上答題競賽等系列活動。物流車間黨支部在做好相關工作的基礎上,利用空閑時間開展“師帶徒”活動,提高了操作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
人心齊了,工作順了。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更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堅守在企業最需要的地方。
對于新疆卷煙廠而言,安保部門的作用至關重要。從7月17日開始,全廠各方面的安全工作和生產線上的產品原料就全部“交”到了他們手中。人員進出,成品煙運送,駐廠人員的健康安全……在全城“戰備”時期,安保科35個人完成了一系列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趙萬里是安保科的一名普通員工,49天時間里,他獨自一人“守候”著堆積如山的易燃物品。為了保證“不留死角”,他把床鋪搬到值班崗亭,“24小時不間斷看守”,全面消除安全隱患。
其實,在疫情防控壓力最大的時候,每一名新煙人都在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如卷包車間一名員工所說:“應對這場‘硬仗’,就要在困難時候空前團結。”
團結一致,上下齊心。在此過程中,行業單位在相關工作中給予了大力支持。7月29日,云南中煙黨組的慰問信及集團表揚通報對新疆卷煙廠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復工復產工作給予充分肯定,鼓舞了全廠上下勠力同心、共克時艱。
這是一場考驗發展水平的“硬仗”
——“我們要總結戰疫經驗,轉危為機,危中尋機,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
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有兩個“好故事”一直被新疆卷煙廠職工津津樂道。
第一個故事叫“本部人員到一線”。
復工復產期間,新疆卷煙廠黨委決定讓各科室干部職工共計26人到卷包車間當輔助工。
起初,輪崗時間是上午9點半到11點半,下午5點半到7點半。由于人員短缺,一線人員的工作強度增加了不少。得知這一情況后,輪崗人員主動要求,將時間調整為9點半到13點半,下午不變,每天增加2個小時工作時間。
“忘記職務,忘記年齡,保持第一天到崗位的心態,盡可能為一線人員分擔工作。”在新疆卷煙廠后勤管理科負責人看來,這是黨委對他們的要求,也是他們自己的態度。
第二個故事叫“光盤行動”。
日前,在新疆卷煙廠的職工食堂里,記者看到,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紀檢監察科的人員在“巡查”。他們的任務,就是確保職工將飯菜“清光”。
疫情防控期間,新疆卷煙廠要求干部職工響應社會“珍惜糧食”的號召,杜絕浪費,在緩解食材采購緊張狀態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剩菜剩飯。
當前,一線輪崗的制度和“光盤行動”仍在繼續,成為助力企業發展的一道“別樣風景線”。
“我們要總結戰疫經驗,轉危為機,危中尋機,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總結大會上,新疆卷煙廠負責人的話擲地有聲。
事實上,通過戰疫,新疆卷煙廠工作作風為之一變,干部職工摒棄了“等、靠、要”的思想,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以德為先、崇尚實干”精神內涵得以彰顯。
——工藝質量科針對長期困擾產品質量提升的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工作,各車間進行質量隱患排查,12項隱患得到整改;
——動力車間通過恢復集水池、調節池等6個污水池中的12臺耦合泵,調整加藥標準等措施,成功實現了污水處理站自動清淤功能的修復,預計每年能節約近30萬元的抽污費用;
……
49天的堅守,已經結束。但49天后的“新生”,才剛剛開始。
“下一步,我們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新疆卷煙廠負責人說,在鞏固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形勢成果的基礎上,他們將繼續保持和發揚良好的工作作風,形成“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團隊精神,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全部力量。
記者觀察
不拋棄 不放棄
杜星霖
走進云南中煙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卷煙廠,傾聽一線員工講述故事,記者深切地感受到,49天的執著努力,不僅僅是對全廠干部職工的一種考驗,更是一次提升與淬煉。
采訪中,有許許多多的名字反復出現——高軍、顧超、黃開波、李鳳琴……事實上,除了他們以外,還有更多的一線干部職工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全廠封閉期間,每一名職工都“不講條件”“不問緣由”,將所有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采訪中得知,新疆卷煙廠始建于1960年,“艱苦創業、腳踏實地”的精神從建廠之初就深深地融入企業的“血液”中。
在這49天里,這種精神更多地體現在“不拋棄、不放棄”的韌性上。從新疆卷煙廠自身看,653名干部職工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從整個云南中煙看,全系統都在密切關注、加油打氣,成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堅強后盾。
因此,全廠干部職工團結互助,形成一股空前的力量:疫情防控協調指揮部門的工作人員,每天接到的電話數最多時達近200個,卻連續2個星期沒有給家人打1個電話;所有的生產線職工自我加壓,在人員減少近50%的情況下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
戰勝困難的過程,在特定的情況下,轉變成了企業作風轉變、凝聚力提升的過程。相信,這種精神的力量,將成為企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