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搜狐公眾平臺 近年來,隨著人們控煙及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宣稱無害甚至能夠幫助煙民戒煙的電子煙日益風行。國際煙草業巨頭也紛紛進入電子煙市場。據統計,僅2013年一年,全球電子煙的銷售就高達30億美元。
電子煙使用率在迅速提高據估計,在2010年~2011年,美國6%的吸煙者和已戒煙者在使用電子煙,英國為4%,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為1%,印度尼西亞男性中的使用率為0.5%。英國藥品及保健品監管局最近的一項報告發現,目前英國10%的吸煙者在使用電子煙,在英國電子煙的使用者人數已經從2012年的70萬上升到了2013年的130萬。
國內外均沒有系統的電子煙安全性評估資料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有著與卷煙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它是通過霧化等手段,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后,讓用戶吸食的一種產品。一直以來,商家都以電子煙不含焦油、懸浮微粒等有害成分為賣點大肆推廣,甚至在產品介紹中,打著“戒煙神器”“清肺”等旗號。
殊不知,電子煙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學論證。迄今為止,國內外均沒有系統的電子煙安全性評估資料,因此,目前還不能確定電子煙會給使用者的健康帶來哪些潛在風險。
電子煙“無害說”不靠譜 實驗表明,人們在使用電子煙時,除尼古丁以外,還可能把其他多種未發現的有毒化合物吸入體內。與此同時,電子煙所產生的二手煙,同樣可能危及健康。電子煙也會向室內釋放可吸入的液體細顆粒物和超細顆粒物、尼古丁和致癌物質。由于電子煙不會產生煙霧,所以就更容易誤導消費者,使其產生安全、健康的錯誤認知。
此外,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對于青少年來說,電子煙被視為傳統香煙的替代品,不僅不能幫助其戒煙,還容易導致尼古丁上癮,甚至可能反而誘使青少年吸煙。美國針對全國青少年吸煙情況的調查顯示,2013年全美有超過26萬名青少年第一次嘗試吸電子香煙,這一數字是2011年的3倍多。在2013年嘗過電子香煙的味道后,49.3%的青少年打算改吸傳統香煙,僅有21.5%的有繼續吸電子香煙的打算。
尼古丁含量超高危害可能大大高于普通香煙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曾對市場上19款電子煙的成分進行測試,發現電子煙的吸煙裝置含有致癌物質和其他對人體有毒的化學品。他們還分析了兩種暢銷電子煙的煙管成分,發現其中一份樣品中含有二甘醇,大劑量攝入會損害腎臟,其他樣品中則發現了亞硝胺等致癌物。法國國家消費研究員也指出,研究中調查的部分電子卷煙產品中尼古丁含量甚高,不僅如此,由于電子煙裝置的加溫速度過快,在此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醛的劇毒性分子。
2013年,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主管伊麗莎白?波特博士對電子煙進行研究和分析后發現,電子煙含有大量丙二醇,該物質會對呼吸道造成刺激,進而引發一些急性癥狀。因此,她認為電子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可能比傳統卷煙還要大。
監管尚屬空白建議將電子煙作為藥品進行嚴格管控中國是電子煙的發明者和主要生產地,全球90%以上的電子煙來自中國深圳等地,但我國對其監管尚屬空白。在我國,電子煙既不屬于藥品,也非保健品、醫療器械,更不是煙草,因而大多數電子煙處于“三無”狀態,即無產品標準、無質量監管、無安全評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