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不管是上級還是我們自己,都會對過度留痕的“痕跡化”深有體會、感觸頗深。一方面,這痕跡化對基層工作毫無促進,只會折騰人、讓人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對于領導和上級來說,這樣的資料留存、痕跡化嚴重的東西真有什么用處嗎?據筆者觀察,這就是一無是處的各種“筐”的東西了。
都不待見,大家都在這樣做。現實中,盡管各個方向、各個層級都對過度的痕跡化留存不滿意,不過,留存的資料厚度、長度和廣度,還是在基層實踐中比比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到了留存資料階段,就需要文件、活動影像和參加人員、展板和視頻等等,好像缺一不可,相互印證了。其實,對這樣的過度痕跡化大家都有很多的看法和說法,表現出來,還是方方面面、林林總總,缺一不可,成為我們補充資料完善工作的一個有形無形的“抓手”了。都不見得,都在做功課,下功夫,好笑的一件事情了。
交個差過不去,還需要認真琢磨。也有的基層單位,不求做得好,只求過得去,在痕跡化方面有些就行。一旦到了檢查評比驗收之前,卻又重新組織工作專班開展充實完善和環環相扣的印證資料,下面的同志們說,這純粹就是折騰人,卻又不得不開始新的折騰自己的工作。對照文件要求,逐一開展一事一卷、一項一卷和視頻、資料的規整,對應成了工作環節的“皆有出處、皆有對證”。你要什么,我們都有。你查什么我們都好。這樣的功夫這樣的做派,于工作無補,卻把堆成山的資料留痕工作做成了“樣板”。還是那句話,少做為佳,沒事就別瞎摻和。
應付工作的手段,純粹的花架子功夫。對基層和上級而言,過度的華而不實的痕跡化工作,花費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純粹就是個花架子。這樣的功夫,就是一種包裝、過度的留痕和不切實際的表面文章。做的再好再實,專家看得透、上級看得清、群眾不滿意,對于工作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本來就是一種應付上級檢查的手段和面子工程,到最后做出來的東西就連自己也不認識了,人為、莫須有的拔高,你的工作成績有這么有目共睹嗎?矮子的工作,巨人的肩膀,你靠的上去嗎?有點兒勉為其難了。還是拋棄了不切實際的想法好,少應付,多下真功夫就好。
干好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有成績、有亮點、出彩了,領導和上級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你不說,他們也會看得到聽得到。你的痕跡化做得再好,工作卻是一個短板,妄想依靠這樣的留痕和痕跡化就成為一面旗幟,未免想的太多了吧。老老實實在工作上面下功夫、用心思、真情實感干出業績,這比什么過度痕跡化都重要了。你反饋給工作的,是真實的業績,是顯著的成績,是滿意的答案,各個方面都是會刮目相看的。哪種痕跡化做得好、資料堆砌整齊、圖像影像資料做的好,實際工作一塌糊涂的單位和個人,你還是收起你的痕跡化資料吧。這樣不好,你都覺得不好了,還想讓上級、領導和職工群眾滿意嗎。難了,真的難了。
過度痕跡化,很不重要。這既是對我們自身的勉勵,也是我們對于干工作的一個實際看法。干工作需要實踐,需要落實,需要真功夫,花架子功夫、痕跡化資料,再好再多又有何用呢。不要也罷。
對上級來說,安排布置的工作,我們基層嚴格對照對標對表,切切實實做出成效就好。對基層來說,上級的要求和安排需要結合實際,在基層精益管理和基層治理中發揮好作用,積極探索出一條好路子,就是我們的貢獻。上級和基層都需要擦亮眼睛,不唯資料唯實績、不唯痕跡化只重業績化、不唯匯報稿更看成績單,就好了。
應付、湊合、過得去,這不是上級和基層對工作的一貫要求,也不是我們可以對自己放松的理由、借口。一是一、二是二,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在工作中亮出“殺手锏”,光明正大出成績、全心全意往前沖,這就是對過度痕跡化的最好回應。
走得端、行得正、挺得直,干好工作就好。哪種過度痕跡化的資料、佐證和純粹的面子工程,在基層就別想、也別去做,上級也不要有檢查評比的過度痕跡化要求,這樣的實際和想法不謀而合了,這實際工作就好做了,職工群眾也會滿意的,上級當然也是會滿意的。
過度痕跡化,很沒必要。
工作有成績,這的確很重要。
我們必須在基層工作中加以落實和推進。這才是正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