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企業黨建參考網報道 蘭州市“無煙環境促進項目”中期評估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該項目自2010年實施以來,蘭州市人群吸煙率得到一定的下降,但二手煙暴露仍處于很高的水平,吸煙率僅僅3%的女性人群二手煙暴露率達88.5%。餐廳、酒吧等公共場所成二手煙暴露發生的“重災區”。(3月8日新華網)
關于“二手煙”,香港控煙與健康委員會曾用兩部公益宣傳短片作了形象告知,一部叫《口香糖篇》,另一部叫《牙簽篇》。在《口香糖篇》中,有這樣的鏡頭:一間辦公室里有一群年輕人,男女同事輪流嚼一塊口香糖,這塊第一次嚼過后傳給下一位嚼的口香糖,就是“二手口香糖”。而在《牙簽篇》中,則是這樣的鏡頭:一家餐飲店里,一位顧客吃完飯,用牙簽剔出殘留在牙縫中的食物,然后另一位食客向他要過那根牙簽,放進自己嘴里剔牙,并再轉給下一位用餐的人。這根牙簽就是“二手牙簽”。
毫無疑問,不管是“二手口香糖”,還是“二手牙簽”,在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容忍的事情。而“二手煙”,又被稱“環境煙霧”,是由煙草產品燃燒時飄散出來及吸煙者抽煙時呼出的混合煙霧。“二手煙”含有超過4000種有害化學物,包括污染物及刺激物,其中超過60種為致癌物質。很明顯,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拒絕這樣的污染。香港控煙與健康委員會通過影片教育警示公眾拒吸“二手煙”,可謂用心良苦。
吸煙者有吸煙的自由,但必須以不侵害他人的健康為前提。不吸煙者有呼吸新鮮空氣,不被二手煙侵害的權利。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有效地拒絕吸入“二手煙”?不吸煙者怎樣才能維護自己健康的權利?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或許可供借鑒,比如,在新加坡,如在禁煙的公共場所吸煙,最高將被處以1000新元(相當于5000元人民幣)的罰款,也有可能被判入獄6個月,甚至兩者并罰。在香港,無論是香港人、內地人或外地游客,凡違例吸煙者,最高要被處以5000港元的罰款。我國雖然是《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國,這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頒布的各種控煙法規也不少,但這些法規卻常常被束之高閣,在實踐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執行。
拒吸“二手煙”,必須讓良法得到良行。國內外控煙的實踐表明,無論是控煙立法、執法,最關鍵是要看政府的意識和意志。只要政府對煙草的危害具有深刻的意識,具有控煙的真正決心,控煙目標就不是“空中樓閣”。否則,就可能陷入“控煙活動走過場”、“上有控煙政策,下有抽煙對策”的怪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