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jù)東方網(wǎng)報道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近日表示,依據(jù)章程,工程院不會主動撤銷“煙草院士”謝劍平的資格。在該報記者追問下,潘云鶴表示,工程院正在對謝劍平做勸退工作,但對方不接受。
謝劍平不接受就對了,如果接受,就是對科學的不尊重,對中國工程院的不尊重,對評選其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人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是的,謝劍平的研究領域確實不太符合一些人的心理需求,也與目前大力宣傳和倡導的戒煙、禁煙等相悖。但是,這是否意味著這一領域就不該有人去研究、不能有人對某些實際也很重要的問題去思考呢?
顯然,這是某些人“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態(tài)在作怪,似乎只有自己研究的領域才是重要的,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其他人研究的領域,都是可有可無的。
實際上,謝劍平院士研究的“降焦”課題,本身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領域。焦油,其實也不只有在煙草中存在,其他方面也大量存在。而“焦油”對人體的傷害又是那么的嚴重、那么的廣泛,如果沒有人去對如何降焦進行專門的研究與分析,并提出“降焦”的辦法與措施,又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
我們理解環(huán)境保護組織、疾病預防組織、控煙組織等對抽煙行為的痛恨,也理解為什么反對謝劍平當選工程院院士。但是,不能因為自己的行為和需要,而限制別人的自由與行為,要求別人也按照自己的行為和需要去做。就算自己的行為和需要十分正常,也不代表別人的行為和需要就不正常。
如果說謝劍平院士的研究領域不符合目前有關控煙、禁煙的要求,不能夠當選為院士的話。那么,研究武器的、研究化工的、研究核工程的,是否都不應該當選工程院院士呢?包括研究航空航天的,搞不好,也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的,難道只有研究蔬菜、大米的才能當選為工程院院士嗎?可惜的是,研究糧食的袁隆平,也沒有能夠成為中國的院士,而是美國的外籍院士,豈不可笑?
院士,只是代表在某一領域取得的成就。自然,這些成就可能是人數(shù)需要的,也可能是人類暫時不需要的,可能是對人類帶來福音的,也可能是對人類帶來災難的。抽煙,固然是一個不好的習慣與行為,但是,在相當一部分人群尚不能戒煙的情況下,研究如何降低煙草中的焦油含量,減少焦油對人體的傷害,也應當可以看作是一種“善舉”,一種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為什么就被視作是不能接受的行為呢?我不知道,反對謝劍平當選院士的院士們,是研究什么領域的,他們所研究的成果,有沒有給人類帶來過災難和傷害。如果有過,哪怕是一丁點,是否也應當辭去院士頭銜。
如此,工程院也好,科學院也罷,是否都該撤銷了。所以,對“煙草院士”該不該辭職的問題,不妨大度些。而對謝院士來說,為了適應某些人的“口味”也不要將自己的研究定位放在“降焦”方面,而轉向從煙草中提煉對人類有益的東西等。這樣,也就不會有人來要求你辭去工程院院士頭銜了,也就不要承受那么大的社會壓力了。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