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北京日報》報道 近日,《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已起草完成,進入征求意見階段。上周,北京團的37名代表聯名提出議案,建議制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法,將公共場所禁煙上升到國家立法的高度。公共場所禁煙,是個頗受人們關注的話題。那么,煙民和非煙民對此是怎么看的呢?
網友坦然
聽聞正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北京代表團提出議案,建議為公共場所禁煙立法。作為一位煙民,我也舉雙手贊成。但必須說明的是,禁煙必須有行動,如果只說不做,還不如不說。
我的煙齡不算長也不算短,15年。年輕的時候,認為吸煙很酷,后來因為工作屬于腦力勞動,所以吸煙未斷。也想過戒煙,但總是意志不堅。
吸煙有害健康,二手煙有害已是老生常談。我雖然沒有戒煙,但我要求自己盡量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盡量不影響他人。在我看來,吸煙是一件私人事情,但如果影響了他人實在不該,這也是我支持公共場所禁煙的理由。
公共場所禁煙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依舊屢禁不止,其中原因,絕非僅僅是缺少立法。因此,若有法不依,依然會無濟于事。
很多事情,我們都陷入一個輪回——出問題就怪立法缺位,立了法又說執法難度大,這其實就是懶政。
每年無煙日,風風火火地檢查,校園里的售煙攤全部下架,幾天之后,重又開始售賣;禁止售煙給未成年人,但學校周圍的小賣部,只要給錢就賣煙,管你成年不成年;控煙辦、醫院、學校,雖然都在說禁煙,但醫生、教師吸煙的大有人在,甚至口中說著“控煙”,手中卻依然夾著煙卷;餐廳禁止吸煙,但為了生意,對吸煙的食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電視里,話劇舞臺上,明星們在公共場所吸煙的橋段經常出現;禁止煙草做廣告,可打著各種公益旗號的戶外廣告、電視廣告依然天天出現……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如此,無疑自欺欺人。
想要真正在公共場所禁煙,不僅需要立法,更要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立法環節要科學調研,細化執法程序,使立法可行。
有關部門還應該學習更先進的控煙辦法。堵與疏之間,如何選擇?哪種是應付,哪種是可持續性,我想有關負責人應該很明白。在香港,街頭的垃圾桶上會有大大的煙灰缸,其他公共場所見不到煙具,這就是種引導;在歐洲,憑身份證買煙,不到18歲或是沒有身份證,根本買不到煙,這就是種管控。
公共場所能否禁煙,關鍵看決心,能不能有犧牲稅收,犧牲經濟利益,犧牲人情消費的勇氣。如果有,那么禁煙不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