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深圳商報》報道??? “請問您知道深圳公共場所已經禁煙了嗎?”近日,繼中央下發控煙令后,深圳頒布并開始實施的號稱史上最嚴《深圳市公共場所控煙條例》首個處罰日則有多人被罰,記者在深圳公共場所采訪時發現,深圳實現禁煙后,多數市民都能遵守這一規定。但是很多吸煙者在無人執法或很多偏遠地區,還是會迫不及待地點上一根,“控煙”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煙草的危害眾所周知,全球每年因吸煙或接觸二手煙而死亡的人數多達600萬,以至于“世界8大死因中有6種與其有關”。而也正是基于此,我國作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方,近年來不斷采取措施控煙,只是成效卻不容樂觀,二手煙受害者不降反增,幾天前在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出爐的針對14個發展中國家進行的控煙履約排名中倒數第二就是一個例證。境地尷尬至此,不禁讓人擔心控煙會不會陷入“越控越濫”的怪圈。
當然,控煙難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監管乏力等等都難辭其咎。僅從立法來看,自我國成為公約國后,雖然控煙與反控煙的斗爭十分激烈,控煙界在一些關鍵事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無煙環境建設也在有序推進,一些地方相繼出臺了一些禁煙條例,但也存在一個明顯的軟肋,那就是并沒有一部國家級的法律法規出臺,從而導致控煙缺乏執行力。
不僅如此,就算在出臺地方控煙條例的上海、哈爾濱等地,部分控煙執法者開出了違規吸煙的罰單,但囿于執法力量欠缺、公眾控煙意識淡薄等問題,與理想狀態仍是“差得遠”。凡此種種,無不說明了一個真理,那就是頒布禁煙令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貫徹和執行。其實,同樣有著執行難問題,國外一些地方卻在貫徹禁煙令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值得我們借鑒。
就以法國為例,為避免禁煙令淪為虛設,當局創新思路,將貫徹禁煙令的權力交給了憲兵、交警和糾察隊等強力機構,并于全國范圍布下17.5萬名“香煙警察”。這些“香煙警察”被派上街頭巡邏,一旦發現有人違反禁煙令,即毫不留情地對違反者處以最高450歐元罰款,而對于允許煙民在禁煙范圍內吞云吐霧的物業主人,最高可面臨750歐元的重罰。
實際上,處罰只是一種手段,并不是最終目的。在掄起罰款大棒的同時,法國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柔性措施,如給予煙民戒煙補助(這部分錢被歸入疾病保險)等,引導煙民放棄香煙。在這方面韓國政府的做法也值得一提,他們規定國家機關和私營企業的在崗人員如果決心戒煙,就可以申請3至4天的帶薪休假。如此循循善誘之舉,有時確可收到良好效果。
由此可見,為避免“吞云吐霧”愈演愈烈,給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營造一個良好環境,借鑒國外經驗,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政策執行力、破除利益藩籬、提高公民控煙意識,以此助推《公約》中相關減少煙草需求的措施(即MPOWER政策中的無煙立法,提供戒煙,煙包警示,全面煙草廣告、促銷與贊助的禁止,提高煙草稅)有效實施,已是刻不容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