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婦女報》報道 北京市控煙條例已提交市政府法制辦,最快將于2014年年底前出臺。屆時,執法人員將對違規吸煙者或單位進行處罰,不會有“教育提醒”環節。
吸煙有害健康,這是所有人的共識,但“中國式控煙”的失敗,也是所有人都看到的現實。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煙草從種植面積、消費量及死于吸煙相關疾病人數,一直保持著多個“世界第一”。同時,我國每年都有10萬國人的生命被二手煙奪去。
控煙之難,究竟難在何處?在筆者看來,難就難在沒有動真格,雖然中國早就有控煙條例,但卻缺乏有效的控煙執法,控煙僅限于紙上談兵,多年來鮮見有關部門開出控煙罰單的案例。而在法國,“香煙警察”上街執法,有權對違反者處以最高200歐元的罰款。我國香港的禁煙執法主要由衛生署專責成立控煙辦公室及警務處全力執行,在規定的禁煙場所吸煙的市民將被罰款1500港元。雖然法律的成功并不在于懲罰了多少人,也不在于罰到多少款,但法律所凝聚的價值是否能夠得以實現,開出了多少罰單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表現。
因此,北京市將對違規吸煙者或單位進行“直接罰款”,不失為破解“控煙難”的一個好方法。若能嚴格執行到位,將有助于使控煙工作盡快走出“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現實困境。
此外,控煙不是一個簡單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采取“直接罰款”等經濟處罰手段外,更應該建立控煙長效機制,努力尋找到根本對策: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杜絕“多頭管理”現象,避免陷入如同整治“中國式過馬路”那樣的運動式執法怪圈;二是明確公共場所吸煙的責任主體,厘清他們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三是拿出更大的勇氣和決心,改革現行的煙草行業管理體制,早日實現政企分開,逐步控制煙草生產批量,做到從源頭上“禁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