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新浪網報道??? 吉林長春最嚴“禁煙令”自2014年3月1日起實施,初期效果立竿見影,全市公共場所違規吸煙者明顯減少,“煙民”們大呼日子難過。但近期有媒體報道,在“禁煙令”實施兩個月后,全市吸煙狀況又有所回升。
《長春市防止煙草煙霧危害辦法》這一“最嚴禁煙令”規定,商場賣場、醫院、體育健身場館、公共文化場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銀行、郵局、旅館、餐廳、公交車等13類50多個公共場所全面禁煙。新浪小編走訪發現,車站、公交、體育健身場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銀行等區域吸煙情況明顯減少,有些規定執行較嚴的單位吸煙情況則近乎絕跡。而旅館、餐廳、練歌房、網吧等管理難度較大的地方,煙民吞云吐霧的情況仍不少見。
??? 18年長春“禁煙史”
法規并未松綁,緣何煙風再起?答案之一是監管難。實際上,長春的“禁煙史”早在1996年就已開始,而且一度雷厲風行。當年出臺了《長春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暫行規定》后,一直是由愛衛會負責監管。如個人在有禁煙標識的公共場所吸煙,縣級以上愛衛會應責令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行為,并可以處以1元以上5元以下的罰款;對于在禁止吸煙場所內設煙草廣告、沒及時勸阻在禁煙場所內的吸煙行為的單位,可以處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罰款。 當時在檢查中,因吸煙受處罰最多的是網吧。但不久之后,財政部門取消了500元以下的小額罰款單后,愛衛部門無法再開具罰單,監管多以說服教育為主。
2011年1月起,全國出臺統一規定,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長春市眾多公共場所就是在此時掛上了明顯的禁煙標志,但也并未徹底解決監管處罰的執行問題。這次禁煙在開始之后很長時間內處于“零罰單”狀態。
今年3月出臺的最嚴禁煙令,則明確禁煙場所的管理實行“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管理”。禁煙場所和單位的主管部門需履行禁煙監管責任,而衛生部門對禁煙場所主管部門和個人違規吸煙行為有處罰權力。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主管部門督促禁煙場所主管者勸止吸煙更易操作,效果也更明顯。為此,長春購入了數百臺尼古丁探測儀,安裝于大量公共場所,其結果超標與否,可作為向禁煙場所主管單位作出處罰的依據之一。從現狀來看,這些措施在易監管的公共場所收到了明顯效果,但由于網吧、餐廳、出租車等場所的監管難點仍在,也出現了禁煙效果“一邊倒”現象。
法規難執行、處罰難落實,是長春歷次禁煙“緊箍咒”漸漸松綁的重要原因。從實際效果看,盡管眼下吸煙整體趨勢又有所抬頭,但此次禁煙令下達的兩個多月間,成效依然明顯。其長期機制與效果如何,許多人都在關注。
最嚴“禁煙令”嚴在哪?
新規的原則之一是宣傳教育和處罰相結合。其中明確,在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吸煙,且不聽勸阻的,由衛生部門處以100元以下罰款,但并未設定最低限度;而對于未履行防止煙草煙霧危害職責的管理者,則由衛生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仍不改正的可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單從這一方面來說,除禁煙范圍擴大、罰款金額提升外,新規在執行方式上與1996年出臺的《長春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暫行規定》相比并未更嚴格,甚至相較之下“口吻”更為溫和。
新規的“嚴”,更多體現在了對一些特定社會群體的約束上,首當其沖便是公務員。
“任何會議、公務活動中不得發放、提供煙草制品和擺放煙具”、“公務員不得在公共場所和公眾面前吸煙”,國家機關的室內場所也被明確地列入禁煙場所。北方建筑格局多數走廊過道是在室內的,次次吸煙都跑到樓外并不現實,而這些場所大多沒有設立專門吸煙室。在“風聲緊”時,公務員煙民們一起跑到廁所里抽根煙是常有的事。
另兩個被“嚴管”的人群,是教師和醫生。前者被禁止在學生面前抽煙,后者被禁止在患者面前抽煙。在體制的管理下,這兩類人群的禁煙監管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禁煙令”中還倡導家長不在孩子面前吸煙。對以上幾類人群的禁煙倡導,著重于其社會帶動意義。全社會減少吸煙行為是一場持久戰,把具有特定社會身份的人群“先管起來”,進而對全社會產生影響和帶動作用,是長春出臺“禁煙令”嚴管加倡導模式的思路之一。
??? 吸煙行為是否會反彈?
禁煙是一項長期過程。在現行規定之下,衛生部門對禁煙場所主管者和個人違規吸煙者有處罰權,但真正執行起來前者易而后者難。公共場所主管者對違規吸煙者僅能勸阻,真正能夠處罰的衛生部門并不是“110”,能夠隨時趕到現場進行處罰。因此在法規新出臺的“紅利期”過后,吸煙行為有所抬頭是正常的。
但是,長春“禁煙令”擴大了禁煙場所范圍,明確了諸多以往禁煙監管上模糊不清的權責問題,引入科技設備對公共場所進行檢測,并對社會特定身份人群吸煙行為進行了嚴管,這些措施都為長期禁煙做好了鋪墊。
眼下,對于廣大長春煙民來說,公共場所吸煙有“紅線”,整個城市的禁煙氣氛越來越濃厚;對公共場所管理者來說,頭上有被處罰的壓力,必須盡到勸阻吸煙者的職責;身有社會公職身份的人群被要求以身作則,不能在工作場所或服務對象面前吸煙。這些措施已經對整個城市的吸煙行為形成收束效應,一個能夠隨意吸煙的煙民產生條件已越來越少。
由此可見,長春“禁煙令”出臺的長期效益大于短期效應。在未來數年中,吸煙行為或有抬頭,但整體應如同近年來的內地股市:曲線雖有波動,走勢一路向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