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瀟湘晨報》報道 可樂導致肥胖,肥胖導致不健康。拿著低年薪、與市民一起擠著地鐵但同時操著超級保姆之心的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想以“突破性政策”帶來一些改變:禁止在紐約市餐廳和其他公共場所出售大容量包裝的汽水等含糖飲料。
但是,這一“禁售令”,在生效的頭一天遭到法官的阻擊:紐約最高法院做出判決,駁回這項法令。
《紐約時報》用“擊倒”形容這項判決對市長的影響。《洛杉磯時報》引用法官的判決稱這項禁令會讓城市顯得“變化莫測”,導致執行起來也會“反復無常”。
法官的判決寫了36頁。反對的理由主要包括:禁令只會增加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逼迫他們花錢去更換大尺寸的杯子;禁令“不僅違反了分權原則,而且最終會破壞這一原則”;禁令還會擴大紐約衛生部門的權力范圍。
《洛杉磯時報》援引民意數據報道說,紐約市民對這項禁令分歧明顯:51%的人表示支持,同時也有46%的人表示反對。
《紐約郵報》刊登了一些反對的聲音。“他對煙下禁令,對交通下禁令,對鹽下禁令,我好奇的是一個市長怎么可以得到允許來拿走本屬于我們的自由?”另一個市民則指出,市長的時間應該更多花在教育問題上,而不是去限制市民的飲料杯尺寸。
《經濟學人》發表的評論說,“采取公共政策阻止肥胖自然是好的,但禁令讓人緊張。”市長聲稱“在挽救生命的時候卻不嘗試一切可能,這是不負責任的”。評論說,讓人們都吃健康食品這沒問題,但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是不是要把人都拉出去強迫騎自行車鍛煉?“因為,為挽救生命卻沒嘗試一切是不負責的。”評論說,市長這種做法違反了自由主義的最基本原則:除非有充足的理由干預,每個人都應自我負責。因此,禁令被法院駁回的根本問題在于:面對肥胖的后果,是否值得承受私人領域被侵犯的代價。
不過,市長本人自己并不這么看。
他上任后將改善市民公共健康作為自己執政的基礎。起先,他對煙增稅,絕大部分公共場合禁煙。此后,他用擁堵費試圖讓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隨后,他又實施更嚴格的禁煙令,包括海灘、公園和徒步廣場都實施禁煙。市長說,這些措施讓紐約人均壽命超過了美國平均水平。“這些措施一直伴隨著抗議和訴訟,但這座城市最終受益。”他還感慨說,“任何時候在美國要推行突破性政策,都會有利益集團出來打官司。”
同時,《芝加哥論壇報》還引用紐約市政府發布的數據稱,在紐約58%的成人過重或肥胖,近40%的學生肥胖或過重,含糖飲料較集中的學區肥胖率也更高。“紐約發布這個數據很明顯是要為自己的禁令尋求支持”。
在最高法院做出判決的第一時間,市長就提出了上訴,這讓他還有機會推行這項禁令。正如《費城問詢報》的評論所說,無論最終結果,這樣的法律之爭讓更多人關注含糖飲料的健康問題以及美國所面臨的肥胖問題,這比禁令本身更有意義。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