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新華每日電訊3版報道??? 如今巴西雖然仍是世界第二大煙草生產國,當地人卻很少抽煙,變化如此之大,很是耐人尋味。
其實,巴西之所以能禁煙成功,首先要歸功于法律的完善。還在1996年巴西就頒布了在公共場所限煙的法令,2011年總統羅塞夫更是簽署法案,在法律層面推動全國范圍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根據新法規,所有密閉工作場地和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煙草廣告發布受到限制,如此就最大程度減少了民眾尤其是工人、服務人員等群體吸“二手煙”的可能性。
當然,法律若是沒有強有力的保障,就會流于形式。為避免禁煙法令淪為擺設,巴西政府還相應地制訂了禁煙計劃,以及違反法律的相應懲罰措施。媒體曾有報道,圣保羅市政府就曾專門頒發了一項法令,規定凡違反禁煙法案,在出租汽車、公共汽車、圖書館、醫院、會議室、電影院和電梯內吸煙者,必須處以罰款,最高罰款甚至高達3000克魯賽羅。
為保障國民的健康,巴西衛生部在2008年還宣布了一項大膽的禁煙宣傳計劃,將直接描繪長期吸煙造成的惡果的圖片印制在香煙包裝上。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當煙民打開一盒包裝上印有大幅“黃牙”或“爛肺”等警示圖形的香煙,在感官刺激下,吞云吐霧時肯定不會那么逍遙自在,在敬煙、送人等方面也會有所考慮,從而在心底里更容易接受戒煙。
實際上,處罰只是一種手段,并不是最終目的。在強力控煙的同時,巴西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柔性措施,加強對煙民的人文關懷,比如提供戒煙幫助、免費向需要者提供含有尼古丁的口香糖和戒煙貼等,使煙民在正面的鼓勵與支持中慢慢戒煙。再加上對煙草制品征收重稅、禁止煙草廣告、研制新型健康煙草等措施的實行,禁煙在巴西自然會取得良好效果。
以上種種措施,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近5年內巴西青年煙民的比例從20%下降到了14%就是一個例證。只是由于吸煙被一些人看作生活與文化的一種標志,在其腦海里根深蒂固,故而巴西的煙民仍是為數不少,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巴西在控煙方面的一些做法,如加大政策執行力、取締煙草廣告、煙盒上印刷警示包裝等,卻都很值得我們借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