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重慶晚報》報道??? 來香港才發現,現實生活中香港煙民,生存環境遠比電影中的“惡劣”:想要找個地方坐下來舒心的抽煙,幾乎不大可能。
看過港產愛情片《志明與春嬌》的人一定會對片中男女主人公相識的場景印象深刻:昏暗的后巷中充斥著工間來此抽煙的人,看似逼仄的環境不僅為煙民“吞云吐霧”提供了空間,也為年輕男女打諢聊天既而生出情愫創造了機會。之前,還以為這樣很多人擠在同一個地方抽煙的場景是導演為了渲染浪漫所采用的藝術手法,來香港才發現,現實生活中香港煙民,生存環境遠比電影中的“惡劣”:想要找個地方坐下來舒心的抽煙,幾乎不大可能。?
走在中環、金鐘的寫字樓間,你會發現路邊某些垃圾桶被眾多煙民“眾星拱月”一樣圍著。走近一看,這種垃圾桶外形和普通的一模一樣,不過頂蓋上多了一個盛水的金屬盆,上書“請將煙蒂弄熄后再放進垃圾桶”幾個大字。于是,這里便成為了諸多煙民合法的“集散地”:誰的煙癮上來了,立馬跑到此處抽完又默默地回去上班。不過,即使煙癮來了,也很少有人敢在這個區域外把煙點燃,更別提抽煙了。
煙民們的“謹小慎微”和香港嚴格的禁煙法例不無關系:在商場、地鐵站、巴士等公共場所,不僅“禁止吸煙”的標志隨處可見,旁邊往往還印有醒目的警示語———“違例吸煙定額罰款港幣1500元”。從1982年香港第一部專門的禁煙法例實施以來,禁煙區的范圍已從最早的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擴大到所有的公、私室內工作地。現在,就連自動扶手電梯、燒烤場、泳灘、公交車站等室外場所都屬于禁煙區。在上述區域,不僅吸煙鐵定違法,甚至僅僅點燃香煙,哪怕沒有吸,也會被罰款。
除了允許吸煙的地方少以外,煙民們還得面對執法人員和社會公眾的時刻監督。電影《志明與春嬌》中就有這樣一幕:男女主人公在室內抽煙,被發現后繼而牽手撥足狂奔。身后負責追捕他們的,正是來自特區政府控煙辦公室的控煙督察。目前全港共有百余名身著黑馬甲的控煙督察,市民一旦發現有人在禁煙區吸煙,可以直接撥打舉報電話,控煙督察便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處理。同時,他們還會對大排檔、酒吧、電子游戲廳等頻繁發生投訴的地點加強巡查,如果遇到少數態度惡劣、不予配合的煙民,控煙督察也有“武器”:恐嚇控煙人員、阻礙其執法是刑事罪行,可能被判監禁;控煙督察還經常與警察反黑組等部門聯合行動:在強力“保鏢”的“護駕”下,更是少有煙民敢與其直接對抗。2012年,控煙督察共進行巡查26209次,向違規煙民開出了8019張罰單。
香港煙民不僅吸煙難,想要買煙也不容易。為了控制人們吸煙,港府曾五次大幅度提高煙草稅。上世紀80年代,一包煙僅四五塊錢;到90年代,一包煙十二三塊錢;如今,一包煙光稅款就超過30塊錢。“既然香港買煙這么貴,大不了我從境外買點帶進來吧?”也許有人會打這樣的如意算盤。不過,要想私自攜帶大量的香煙進入香港,更是件不容易的事:目前,香港海關只允許包括香港居民在內的所有入港人士攜帶自用的、不超19支香煙入境。如果超過以上數量,必須在入關時向海關人員申報并補繳高額的稅款。違反上述規定,最高可能被罰款100萬港元及監禁2年。在嚴格執法的高壓態勢面前,你時常能在海關通道外面看見被旅客丟棄的整包甚至整條的香煙。
除了全面禁止一切形式的煙草廣告以及煙草品牌的推廣活動以外,香港的控煙部門還積極“搶占”輿論制高點,采取各種手段在全社會營造煙民“不受待見”的形象:如曾經有宣傳片就將二手煙比作用過的牙簽再給別人用、嚼過的口香糖再給別人嚼,激發起了市民對二手煙的強烈反感。此外,政府相關部門還聯合社會團體,開展“戒煙大贏家”、“無煙領先企業”評選、“無煙少年”獎勵計劃等活動,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各具特色的控煙、禁煙宣傳活動。下一步,香港還準備通過立法,強制要求煙草公司在產品上使用“全煙害警示包裝”。試想一下,面對一包包以爛手爛腳、重癥監護室等圖案為包裝的香煙,就算再頑固的煙民,在買煙前也會糾結一番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