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北京晨報網報道??? 2013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涉及禁止領導干部在禁煙的公共場所和公務活動中吸煙,禁止公款買煙,以及建成無煙機關等多方面。記者調查發現,“禁煙令”之后在京機關單位的領導干部在公開場合吸煙的幾乎沒有了,但是不少機關單位里還達不到無煙標準,尤其是一把手帶頭吸煙成為“煙頭”的機關單位禁煙更不徹底,讓辦公室無煙難以實現。
禁煙現狀
“禁煙令”中不僅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不得在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吸煙,以及各級黨政機關公務活動中也要“無煙化”,同時要求建成無煙機關,機關內部禁止銷售或提供煙草制品,禁止煙草廣告,公共辦公場所禁止吸煙,傳達室、會議室、樓道、食堂、洗手間等場所要張貼醒目的禁煙標志。
近日,北京晨報記者對中央、北京以及區縣的政府機關、企業的一些基層員工和中層領導干部進行走訪,了解“禁煙令”下發后的執行情況。明面上領導干部在會議等公開場合抽煙的情況基本已經不存在,但是有的機關企業距離禁煙令中所要求的建成無煙機關的標準,還有不小的差距。包括一些非黨政機關的基層員工反映領導、老板煙抽得太兇,奢望也能被“禁煙令”普照。
禁令面前 機關領導不再公開吸煙
供職于北京市某黨政機關的潘先生曾是一位煙民,五六年前戒煙成功。提及2013年年底出臺的禁煙令,他連連稱好,“大家一片擁護聲,現在單位里各類大小會場,包括食堂聚餐的飯桌上,領導吸煙的現象完全杜絕。絕對收斂了,一想到這規定,誰還能好意思抽?”潘先生說,“以前習慣抽煙的人大多不會刻意控制自己,如果又是領導,甚至對禁煙標志都無視,抽煙之后也不覺得愧疚,現在好了,不管多大官,都不敢再繼續無視了。”盡管近年對于控煙的倡導一直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人們的觀念也隨之進步,他認為當屬“禁煙令”最有效,“針對性強,因為能在單位公共場所肆無忌憚抽煙的恰恰是領導干部這個群體。”
在西城區供職的公務員小王也認為,上班時間公然抽煙確實不是“所有人都敢”,平日里男同事們頂多趁午餐后的間隙,在單位之外邊溜達邊過煙癮。“最近發現單位徹底無煙了,局長以前只在自己屋里抽,現在他都不抽,下面人當然更不抽了。”小張說,這一變化尤其讓女同事和不抽煙的男同事高興。
在一家銀行工作的郭先生直言,禁煙令讓他看到的最明顯變化是公務接待中香煙已經悄然消失,“以前出差,不管抽不抽煙,會場或賓館總會在桌上擺一兩盒,現在全撤了,也沒了水果,只提供茶水。”
“不抽煙的人高興,抽煙的人也挺歡迎”,豐臺區市政市容委的一位干部表示,身邊吸煙的同事也樂于執行“禁煙令”,希望能借此契機戒煙。
商務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眾多中央級別的部委早已實現“無煙機關”。“快20年了,辦公區有請勿吸煙的標志,小賣部也壓根買不著,最關鍵的是觀念深入人心,大家都自覺地不抽煙。”他認為,新禁令并非突如其來,它要求得更具體更到位,是在已有基礎上的補充和發展。
禁令背后 廁所、獨立辦公室還有死角
在國家電網公司任職的劉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單位對于公共場所禁煙行為的管理非常嚴格,員工自律方面也執行有力,大家樂享無煙辦公環境多年。“國網的辦公區不貼禁煙標志,因為物業公司老早就發過專門的書面通知,明確這是無煙大廈,整個樓里,包括衛生間在內的任何地方都不允許吸煙,誰要非得抽只能去樓外。”劉先生表示,多年來自己沒見過一位在單位公共場合抽煙的領導干部或普通員工,所以對于新規,他們并無特殊反應。
國務院一位目前尚未戒煙的干部告訴北京晨報記者,自兩辦下發要求以來,除通知原文傳達到機關,單位還另外發文對此進行規范,會場、食堂已經無煙,辦公室和樓道也正在禁煙過程中。“政策很受不吸煙的人歡迎,但吸煙的人還是會覺得有些限制和拘束,少數領導干部在公共場合吸煙,既有素質問題,也有吸煙有煙癮的特性問題。”他明確表示非常擁護禁煙令,禁煙對個人身體健康和社會文明都是好事,愿意自覺遵守。
不過就像這位干部所說,樓道、廁所是一些機關的禁煙死角,特別是廁所由于隱蔽性強,躲在那里是吸煙者的第一選擇,記者在一些機關的廁所里都看到了煙頭,聞到了煙味。
在順義區一家行政單位,該局領導已經戒煙多年,記者在局領導辦公室、會議室都沒有見到吸煙的情況。“一把手不抽煙,誰還敢在開會時噴云吐霧?”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一般機關單位一把手不吸煙的,在“禁煙令”下發前就已經實現“半禁煙狀態”。會議室、食堂等公共場所肯定無煙,個別有單間辦公室吸煙的副職或是科室領導,在自己的辦公室內還有吸煙行為。在禁煙令下達后,記者在進入一些機關內部時發現,這種現象依舊存在,有時匯報工作的人員和領導一起邊吸邊聊,有時是匯報工作的人員獨自吸領導的“二手煙”。
禁令難行 一把手的二手煙害苦女下屬
“敢怒不敢言”曾是很多基層黨政機關年輕人對領導吸煙的態度。懷柔區的大學生村官小李說,自己工作時間雖然不長,但在禁煙令出臺之前,經常為被動吸二手煙感到頭疼。“一次跟領導下村組織學習,20多個人的會場里除了倆女同志,其他人都在抽煙,嗆得眼睛都睜不開。”而在類似場合,考慮到公務場合吸煙有損形象,隨行人員也往往會非常“懂事”地將相機鏡頭避開領導吸煙的情景。小李還表示,每次被熏后渾身都是煙味,“聽說這種殘留在衣服和頭發上的叫三手煙,危害更大,甚至致癌。”
在事業單位上班的劉女士至今還飽受二手煙侵擾,她不怕加班,不怕挨批,就怕不自覺的同事在辦公區抽煙。雖然單位也有規定,禁止在辦公區抽煙,還有處罰措施,可是單位一把手喜歡抽煙,對于管理處罰要求的不是很嚴,“有時發現有人在辦公區抽煙,領導笑哈哈地批評兩句,被批評的人也不當回事。”而且每月參加單位例會時,領導也是邊開會邊抽煙,這也讓劉女士開一次哭一次,“不是傷心的流淚,是熏的流淚。”
剛一看到禁煙令,劉女士心頭一喜,覺得以后辦公室禁煙有望,不過在丈夫的提醒下,她的心又涼了,“要求的是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以身作則,而我們這個事業單位,到底算不算黨政機關我也搞不清楚。”果不其然,劉女士依舊在男同事的噴云吐霧中辦公,情況沒有改觀。
而在一家私企工作的白先生也向記者表示,老板開會時就吸煙,尤其是業績不好時,老板煙抽得更兇,公司的銷售們沉寂在老板的煙霧之中,這讓白先生也很困擾,“要是禁煙令也能覆蓋我們這些非黨政機關就好了,要不誰敢制止老板吸煙?現在我只能期盼盡快禁煙立法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