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南方日報》報道??? 經勸阻吸煙執法緩沖周、首輪密集執法周及之后三周控煙執法工作后,廣東深圳迎來了第二個密集執法周。記者22日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龍華某餐廳未在其售煙場所設置吸煙有害健康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的標識,且逾期未整改,被罰款1萬元,這也是深圳實行新控煙條例后的首個單位罰款。
據統計,從啟動控煙執法至今,相關部門已開出罰單近5萬元。4月14日到20日為第二個控煙密集執法周,查了數千個公共場所,317名個人因違法吸煙被罰款50元,共計罰款15850元。
“在第二個執法周里,公安執法人員開出的罰單最多,為156張,城管部門緊隨其后,為119張。”深圳市控煙辦負責人張欣表示,根據具體數據分析,網吧、地鐵等“難管地帶”仍然是出現違法吸煙現象的重災區。控煙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但全市的控煙情況日趨良好。
張欣同時表示,在3個月集中執法期過后,控煙也將轉入城市的常態化管理,希望市民看到違法吸煙行為時多舉報反映。此外,控煙服務也將逐漸跟上,包括控煙門診的推廣、控煙藥物是否納入醫保等都將進入下一步規劃。
典型案例
最嚴控煙條例后單位首被罰
售煙場所未設相關標識,逾期不改要罰款。據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月20日,執法人員對龍華某餐廳控煙實施情況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餐廳的售煙場所內,并未設置吸煙有害健康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的標識。根據控煙條例相關規定,執法人員對其進行警告處罰,并責令其限期整改。
然而,4月12日,執法人員對該場所進行復查,發現上述問題仍未整改。根據控煙條例相關規定,執法人員對其進行了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這個案例是深圳首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例處罰控煙不力場所的案例。
吸煙者被舉報后受處罰
如果看到公共區域常有人吸煙,市民可以撥打12345進行投訴。據深圳市衛生監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市民投訴舉報稱羅湖區太平洋大廈10樓公共區域內經常有人吸煙,要求執法人員進行查處。
執法人員到該大廈進行控煙檢查,在現場并未發現有人吸煙,卻發現大廈管理處未在大廈大堂、樓梯間、電梯等候區等區域設置禁止吸煙標識和監督投訴電話。執法人員現場撰寫相關文書,對該大廈管理處作出警告,并責令其限期改正。
如果說上述案例的吸煙人員僥幸逃過處罰,那么以下案例的吸煙人員則被執法人員及時逮住。據深圳市衛生監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月15日,12345熱線轉來投訴稱,南山區某辦公場所有人吸煙。執法員即前往調查處理,場所內發現了一名工作人員在吸煙,現場及時拍照留證后,控煙執法員依法給予其50元的行政處罰。
焦點探討
問題:執法耗費大量資源
??? 建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
執法人員在龍崗區龍福路的正中大廈進行控煙巡查時,發現某公司辦公室有一男子吸煙,執法員及時拍照記錄下了該男子手指夾著煙頭的情景,并出示執法證件表明身份,告知室內辦公場所屬于禁煙區域,不得抽煙,要求該男子立即熄滅煙頭。但執法員同時發現辦公桌的煙灰缸放滿了煙頭,一并拍照固定證據。
此后,執法人員開始對該男子進行教育,對方表示不再在室內辦公區域吸煙。但當執法人員表示要對該男子處以50元罰款時,該男子則表現得很焦慮,幾位同事也極力維護。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講解和溝通,該男子才接受了50元罰款,并愿意出示身份證和當場簽字繳納罰款。
“非監管范圍內的場所控煙工作難度很大。”深圳市衛生監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些范圍內,執法人員缺乏約束力,沒有任何執法威信和威懾力,本來可以快速完成的簡易處罰,卻要耗費大量執法資源。
對此,深圳市衛生監督局建議,可利用聯席會議制度,幫助衛生部門與具有監管權限的單位建立有效的聯合執法機制,同時增加完善相關配套制度,改善和提高控煙執法工作效率。
問題:控煙存在監管真空地帶
建議:授權口岸警察進行執法
口岸退港處也是監管的真空地帶。在羅湖口岸,吸煙人群集中于口岸退港處,這一帶屬于深圳口岸與香港口岸之間的邊境緩沖區,由于位于深圳口岸出境檢查關口之外,衛生執法人員無法進入執法。雖然羅湖口岸管理處工作人員進行勸阻,但其無控煙處罰權,對抽煙人員缺乏約束。
據了解,在控煙第二密集執法周,深圳市衛生監督局共處理投訴7宗,以羅湖口岸、皇崗口岸投訴居多。皇崗口岸管理處則希望,深圳市控煙辦應發文將口岸室外連廊劃為禁煙區域,否則執法時會遭到投訴,同時希望執法人員每周都去該場所巡查2次。
對于口岸的特殊性,深圳市衛生監督局相關負責人建議,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可授權口岸警察作為口岸控煙執法人員,開展控煙執法工作,讓口岸控煙執法沒有盲區。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控煙僅靠執法部門執法并不實際,建議加大對控煙要求及場所控煙主體義務的宣傳,動員市民主動監督餐飲服務場所履行控煙主體義務情況,場所經營者也應尊重非吸煙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主動提醒、勸阻吸煙人群。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