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新華網報道 “請愛護咱家的‘小天使’,讓大家遠離煙草危害。”自從懷孕開始,陜西省西安市民劉穎就在家里貼上了這樣的控煙標語。
“一年多以來,不少家里常來常往的親友都戒了煙。他們都說見到孩子,再想想家人,煙癮好像就拋到九霄云外了。”劉穎說。
在距離西安市2400公里之外的吉林省長春市,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中國辦公室主任甘泉正在向公眾介紹煙草煙霧對胎兒的危害。
“二手煙可能導致胚胎發育受限、體重降低,容易引發流產。”甘泉說,“此外已有數據證明,新生兒猝死的可能性會提高一倍,嬰兒的器官會非常脆弱,常常是經過尸檢也難以判斷死因。”
甘泉指出,對于兒童來說,長期暴露在煙霧繚繞環境下也會讓他們面臨許多健康隱患。“二手煙可能誘發12歲以下的兒童患上哮喘疾病。此外,近年來兒童中耳炎、腦癌、淋巴癌和白血病等疾病多發,也與控煙力度不足存在關聯”。
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8日聯合發布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全國代表性的青少年煙草國家調查報告。調查涉及逾15萬名初中學生,他們來自全中國31個省份336個縣(市、區)。調查顯示,中國初中生如今煙草使用率為6.9%,在嘗試吸過卷煙的學生中13歲之前嘗試的比例超過8成。
煙草青少年運動中國項目法律顧問于秀艷指出,雖然《煙草控制框架公約》8年前在中國就已生效,但近年來中國的控煙形勢十分嚴峻。調查顯示,超過8成的初中生在電視、電影或視頻上看到吸煙的鏡頭,甚至有2%的初中生曾經直接被煙草業工作人員提供過免費煙草產品。
于秀艷說:“全世界將近三分之二的煙民集中在10個國家,超過40%的吸煙者來自中國和印度。如果中國對青少年吸煙問題控制不力,全世界的控煙工作就會受到影響。這將明顯違背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中‘保護所有人民享有最高健康水平的權力’的原則。”
有專家分析認為,中國控煙工作之所以難于推進,主要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個別地方政府不僅沒有切斷與煙草企業間的利益關系,反而倚賴其帶來的高額稅收,樂于接受其“贊助”。二是中國煙民對二手煙危害的知曉程度有限,輿論界的控煙報道常常“無的放矢”,導致錯誤觀點“甚囂塵上”。
為做好控煙工作,中國政府已經做出諸多努力。截至今年3月,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和長春等12個大中城市實施了城市公共場所吸煙條例。
在《長春市防止煙草煙霧危害辦法》中,明確規定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的最高將被處以三萬元罰款,且通過“教師不在學生面前吸煙,家長不在孩子面前吸煙”的條款,希望能讓更多的人扭轉對吸煙的態度,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草煙霧的傷害。
于秀艷介紹說,提高煙草價格和無煙環境立法兩項工作同時推進,就能讓全球在2050年前有效避免250萬人的死亡。煙草制品價格每提高10%,煙草產品的總體消費量就會減少3%-5%,青少年吸煙人數減少6%-7%。
“我們必須用愛心為青少年創造一個無煙的環境。”北京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益群說,“同時我們也需要讓孩子們在接受控煙教育后去勸導成年人,讓他們擔當起‘控煙大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