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人民網報道
??? 餐館網吧“吞云吐霧”
在餐廳就餐、商場逛街,或是在電影院看電影時,如果身邊有人吸煙,無疑是十分遭人反感的行為。早在2011年,衛生部就已頒布《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其中明確規定了“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條款。然而記者在陜西西安走訪中發現,這部已經實施了3年的“禁煙條例”,如今也并非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都能發揮其應有的約束力。
8月18日下午,在西安市北大街十字西北角的某大型家電賣場,記者仔細觀察多時,并沒有發現有顧客吸煙的情況,而商場內的地面也十分潔凈,并無煙頭、煙灰等殘留物。而在曲江的一家電影院內,每部電影在播放前會有禁煙公告,提示觀眾在放映廳和洗手間內都禁止吸煙,觀眾們在觀影過程中,也大多能夠遵守規定。但與這些場合不同的是,同樣屬于室內公共場所的網吧,卻是吸煙的“重災區”。在文藝路上的一家網吧內記者看到,雖然墻上張貼著明顯的“禁止吸煙”標志,但一邊看電影、玩游戲一邊抽煙者大有人在。記者專程詢問來回走動的工作人員“網吧內能不能吸煙”時,對方的回答是“所有區域都可以”,似乎完全沒有把墻上的標語當作一回事。由于室內通風條件不好,不少吸煙者又將煙頭、煙灰隨意丟棄在桌上、地上,讓網吧里濃重的煙味久久散發不去,空氣質量顯得十分糟糕。
除了網吧之外,市內許多餐館的禁煙情況也不容樂觀。在西大街某餐廳的包間里,一桌客人的晚餐已經到了尾聲,便紛紛點起一支“飯后煙”安坐聊天,讓原本就不大的空間里顯得“云霧繚繞”。在這期間雖有服務員不斷進出,甚至還會遞上煙灰缸,卻完全沒有對吸煙者進行勸阻。
商家無奈設吸煙區
門里門外“兩重天”
“您好,請問您幾位,要坐吸煙區還是無煙區?”走進粉巷附近的一家咖啡館內,迎面而來的服務生第一句話便這樣詢問道。記者注意到,這家面積不太大的咖啡廳被分為了內外兩間,坐在外間的“無煙區”向里看,只見內間的“吸煙區”空氣質量明顯更差一些,整個屋子都隱隱彌漫著青色的煙霧,但桌旁的顧客們仿佛對此渾然不覺,仍舊夾著香煙一邊聊天喝茶,一邊繼續“吞云吐霧”。
“在店里設置‘吸煙區’,也是個沒有辦法的辦法。”采訪中,在太白路附近開咖啡館的何先生向記者坦言,起初自己開店的時候,店里完全不允許抽煙,桌上也沒有擺放煙灰缸。“可有的客人就是不自覺,依然不顧服務員勸阻大抽特抽,還把煙灰煙頭隨意丟棄在地上。尤其是在包間里打牌的客人,他們總認為自己是來消費的,抽煙是個人行為,我們根本無權干涉,也總不能把他們趕走吧。”因此時間一長,何先生就默許了顧客在包間內抽煙的行為,再后來干脆將大廳設置為“非吸煙區”,貼上了“禁止吸煙”的標識,而對包間內客人的吸煙行為,則“選擇性忽視”了。“這樣至少能保證大廳里空氣的‘潔凈’,也算是一種不得罪顧客的折中選擇。”
條例無處罰措施
執行仍存尷尬
據了解,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要求,公共場所不得設置自動售煙機,經營者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并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配備專(兼)職人員對吸煙者進行勸阻。這一紙“禁煙令”雖然明確規定了公共場所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然而誠如何先生所說,在執行當中,卻始終存在尷尬和困難。對于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的顧客,如果服務員進行勸阻后仍然沒有效果,便也只能聽之任之,作為開門迎客的經營者,要求其采取進一步行動顯然并不現實。
除此之外,由于在現有的規定中只要求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但對于如果發生違規行為,具體如何處罰沒有相應規定,這也讓經營者和衛生執法部門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服務機構的經營者不能對吸煙者采取罰款或其他強制性措施,使得公共場所禁煙缺乏有力的執行方式。而面對這一問題,在上個月北京市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草案)》中,不僅擴大了公共場所的禁煙范圍、也加強了處罰力度、明確了各方責任,其中規定禁煙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應當對吸煙者予以勸阻,對不聽勸阻的要求其離開,對不聽勸阻且不離開的,可向衛生計生部門投訴舉報;與此同時,經營管理者如違反規定,刻意無視吸煙者,最多將被處以1萬元罰款,而個人在禁煙場所吸煙且不聽勸阻的,也將被處罰200元。這一地方性法規的出臺,將有助于相關部門在對吸煙者進行勸阻和處罰時有法可依,從而促使“禁煙令”得到更有力的實施,值得西安借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