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1月的第3周的周三定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幫助人們提高對慢阻肺的認識,改善慢阻肺診斷不足和治療不力的現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英文簡稱“COPD”,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主要癥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總稱。慢阻肺具有進行性、不可逆特征。臨床表現為長期反復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將演變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統。
“慢阻肺是一種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疾病。”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鎮山介紹,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致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煙還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反復呼吸道感染。戒煙則可改善肺功能,減少氣道的高反應性,延緩慢性支氣管炎進展,降低死亡率。
慢性支氣管炎是成人中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實,兒童也有可能患上慢性支氣管炎。小兒急性支氣管炎若咳嗽、咳痰超過2至3周即可考慮進入慢性過程。小兒慢性支氣管炎除反復咳嗽、咳痰不愈表現外,幾乎都伴有經常性的流涕、鼻塞、夜間張口呼吸癥狀。建議家長應當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做檢查,進行正規治療,不可盲目用消炎藥。
肺氣腫是老年常見的疾病。癥狀輕重視肺氣腫程度而定。早期可無癥狀或僅在勞動、運動時感到氣短,逐漸難以勝任原來的工作。隨著病情的發展,呼吸困難程度隨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動或完全休息時仍感氣短。“肺氣腫是由于長期的肺部供氧壓力所致,一般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容易繼發肺氣腫,所以建議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定期檢查肺部功能,以免繼發肺氣腫。”
有時有些患者在臨床癥狀出現之前,肺功能已經開始下降。比如,發現自己才爬幾層樓就氣短、呼吸困難時,往往肺功能已經比正常人差50%以上了。增加鍛煉可以增強肺功能。例如慢跑等有氧運動,可以保持中老年人良好的心臟功能,防止肺組織彈性衰退。而對于40歲以上人群,建議應當定期到醫院進行肺功能檢查。長期抽煙者、反復呼吸道感染者、長期接觸廚房油煙的人、職業性粉塵接觸者,應定期接受肺部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本身有肺部病變的,如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哮喘、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患者,預防更加重要。在冬季,早晚要注意保暖,雙腳的保暖尤其重要,睡前可以用溫水泡泡腳;要適當運動,但空氣質量差的時候不主張戶外運動,出汗時要及時擦干和保暖,肺寒的人運動后不能喝冰凍的飲品,可在家制備姜湯、熱茶等,在運動后飲用。
另外,每天吃胡蘿卜也是保護肺部簡單易行的方法之一。維生素A可影響多個系統的黏膜細胞生物合成,如果呼吸系統的氣管黏膜缺乏維生素A時,黏膜上皮組織就會發生改變,容易引發炎癥,如氣管炎、肺炎等。堅持每天吃一根胡蘿卜,對呼吸系統尤其是肺部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