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看起來是一個人的事,但實際上是一個需要個人意志為前提、社會環境支持,行為改變配合、藥物或儀器幫助的復雜過程。事實上,近年來政府還注意到由吸煙造成的經濟損失正在加大,因此也加大控煙的力度,禁煙場所的增加和戒煙門診的設立就是基于這種需求所作的決策。
戒煙還需要上醫院?
不少人認為戒煙是意志問題,只要意志夠堅定,就不難做到。而事實剛好相反,戒煙是一個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科學問題,向專業人士或醫生求助才是戒煙者最好的選擇。比如,除了堅定的意志,戒斷癥狀這種生理反應就需要專業的醫學幫助。戒斷癥狀是指當吸煙者停止吸煙以后,體內蓄積的尼古丁引起的吸煙者不適反應:如頭暈、頭痛、疲倦、精神不能集中、喉干舌燥、咳嗽流涕和饑餓感等。這些癥狀會從生理上增加戒煙者的壓力,可能導致戒煙失敗。這時若能適當使用戒煙藥物,則能有效地降低戒煙者不適的癥狀。目前一線戒煙藥物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尼古丁替代療法和非尼古丁替代療法。
尼古丁替代療法是將尼古丁制作成不同類型的配方,供成癮者透過皮膚或粘膜吸收。常見的藥品有戒煙口香糖、戒煙貼、戒煙糖和戒煙吸劑。非尼古丁替代療法一般使用丁胺苯丙酮(Bupropion)或伐尼克蘭(Varenicline)治療,這兩種藥物均不含尼古丁,通過不同的作用機理阻斷尼古丁對神經受體產生的影響,減少吸煙時的興奮感覺,從而幫助戒斷。值得注意的是,應由具有資格的醫護人員或藥劑師通過戒煙者對尼古丁的依賴程度和吸煙的數量作出適當調整,避免使用過量或引起嚴重副作用。
北京目前已開設7家戒煙門診,通常一個戒煙療程需要4-5周的時間,費用是400元-600元。通過戒煙門診的幫助,戒煙成功率達到85%。而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衛生部逐步推進12320全國公共衛生公益熱線戒煙咨詢服務,推廣使用4008885531全國專業戒煙熱線服務,或當地專業戒煙熱線服務。
戒煙也有高科技
最近,戒煙方法也被編入了手機應用。香港衛生總署在2011年推出了一款iphone的控煙免費應用程序——“戒煙達人”(詳情請點“這里” ),它可以幫助管理戒煙進度、提供戒煙資訊、“抗煙癮”功能以及動用明星效應等。技術控煙民會不會為了享受這個應用而嘗試戒煙呢?
而發表在《煙草控制》雜志(Tobacco Control)上的一篇文章稱,使用手機短信戒煙方法可以使年輕的吸煙者戒煙率翻倍。實驗是給這些煙民每周發幾條短信,短信內容是鼓勵他們戒煙,并幫助緩解戒煙過程中出現的癥狀,或提供與吸煙不相關的話題,如音樂和體育信息,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研究者最后還特別指出,這種短信戒煙法很適合于中國煙民。因為中國大約有5000萬年輕人吸煙,而手機用戶多達2.5億人,每個月還增加500萬名新用戶。
作為個人行為,在戒煙的初期階段,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減輕戒斷反應帶來的煎熬:多喝水,幫助尼古丁排出體外;飲食清淡,作息規律,補充多種維生素。《尼古丁和煙草研究》( 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雜志4月刊的一篇文章表明,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讓煙的味道變差,而肉類、咖啡和酒精類飲料則讓吸煙感覺更好。因此,研究者建議,可以讓戒煙者的人多吃蔬菜和果汁、乳制品,而避免飲酒和咖啡。
還有一些戒煙小竅門可以幫助大家保持“戰果”,如飯后刷牙漱口和沐浴,穿沒有煙味的衣服;避免接觸煙味和接觸吸煙的人;到不準吸煙的場所,利用公共規則限制自己的吸煙行為;在無法忍受拿起香煙時,深呼吸,喝口水轉移注意力;再忍一忍,放慢拿煙的速度,減輕渴求等。
打電話、收短信、還有App,原來,手機才是戒煙利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