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者即使戒煙 DNA上的化學標記也不會完全消失
之前研究的挑戰之一就是通常要求人們填寫關于吸煙習慣的問卷調查,這種形式往往會出現誤差。這項研究表明通過檢測一個人的DNA可以清楚的檢測出他們是否吸煙。這項研究發現吸煙會在不改變基因編碼序列的情況下在DNA的表面留下標記。在參與試驗的吸煙者血液樣本中發現某些基因部分發生了“甲基化”。這種情況被稱作“后生性”改變。當一個人戒煙的時候這種標記就開始消失,但是也不能與不吸煙者沒有標記的DNA進行比較。
這項研究對比了吸煙者和不吸煙者血液樣本中的DNA標記,同樣也考慮了這些DNA標記與形成乳腺癌和腸道癌風險之間的關系。吸煙已經被證實與腸道癌風險有關系,但是吸煙和乳腺癌之間的聯系尚未被證實。這項研究的合著者詹姆斯·弗蘭納根說道:“這項研究或許可以從分子水平幫助我們建造一種能夠查看一個人的后生信息的測試方法,并且詳細的測量吸煙所增加的癌癥風險。”
保羅·維尼斯教授在帝國理工學院公共健康學院的環境流行病學演講時說道:“這項研究將幫助我們打造一種癌癥風險的分子譜,僅通過檢測血液樣本我們就可以對人們進行篩選并且量化他們在一生中不得不遭遇的大量風險因素。”這個團隊希望開始著眼于研究其它的因素,比如說飲酒,以此來測量人們一生中所遭遇的各種各樣的不同風險因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