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天津日報》報道 伴隨著近年來全國大范圍的灰霾天氣,PM2.5這一原本陌生的名詞,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面積大,活性強,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微生物等),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關注大氣污染的同時,更要關注室內污染。煙草燃燒產生的PM2.5是室內污染的主要來源,顯然,在我們長期活動的室內環境中,更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煙草煙霧中污染物種類更多,對健康的危害也更大。吸煙者抽吸時產生的煙霧稱主流煙霧,其中約70%左右吸入肺部,30%吐在空氣中;吸煙者停止抽吸時卷煙(或雪茄、煙斗等)自燃散發的煙霧稱支流煙霧(又稱側流煙霧)。 吸煙造成的支流煙霧和主流煙霧的有害物質成分基本相同,但數量上有一定差別,其原因主要是抽吸時溫度較髙,燃燒比較完全,而不抽吸時煙草自燃的溫度較低,所以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一些有害物質含量較髙。如支流煙霧的一氧化碳含量是主流煙霧的5倍,焦油和煙堿是3倍,苯并芘是4倍,氨是46倍,尼古丁是2倍或更高。如在通風不好的室內有人吸2支煙后,室內空氣污染比室外高出20倍。在密閉的室內,吸煙者同樣也吸入支流煙霧。研究顯示:使用自然通風或安裝通風設備只能除去大的煙塵顆粒,不能清除微小顆粒,更不能徹底清除二手煙中的各種有毒氣體。一旦煙草煙霧形成,很難加以清除,因此,被動吸煙者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毒害,甚至被動吸煙者所吸的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比吸煙者吸入的還多。
因此,消除室內吸煙是確保徹底防止接觸煙草煙霧,降低室內霧霾的唯一有科學依據的解決辦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