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按照我們王姓輩分,王方節是我的叔叔。他今年剛過49歲,現在已經擁有一個占地面200多平米的“方節超市”,一個占地600多平米的茶葉加工廠和一個占地800多平米的蠶繭烘干站,固定資產總額估計達到600多萬元以上,在他所在村子堪稱首富。他20多歲開始經商,回想30多年的經商歷程,其間既有快樂也有無限的艱辛,有坦途也有坎坷,正所謂酸甜苦辣樣樣不缺,談起自己這么多年的經歷,可以看得出王方節的臉上幸福和無奈并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追尋他的創業足跡,一起品味他的人生百味。?
百多塊銀元起家創業?
1988年春,那時改革開放政策日益成熟起來,在我們農村也已經完成田地包產到戶的工作,政策允許個人經商致富。在農村人們的致富觀念也開始逐漸形成了,但是畢竟農村經濟太落后了,有些人雖想致富卻苦于沒什么門路,或者沒有經濟做后盾支撐,于是只得加入南下打工潮,但是沒有過硬的技術的農民即使常年在外也賺不了多少錢。而對于王方節來說卻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父親給他留下了170多塊銀元。初中畢業的王方節,腦子很靈活,他沒有將這些銀元視為傳家寶舍不得動,而是將其以每塊28元的價格兌換近5000元,以這些錢作為本錢,開了一家零售店,這事在當時也曾經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有人罵他傻:“拋卻珍貴家產,日后銀元價格肯定要上漲,現在兌換必虧無疑。”也有人說他精明:“盤活不動資產,只要精心打理小店,日后收益回報肯定不錯。”王方節聽了這些議論,感到身上有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他細細一想:“是啊,這些銀元是父輩辛辛苦苦攢下的血汗錢呀,我豈能隨隨便便對待呢?一定要好好地待之。”于是從那時起,王方節就想到一定要好好地干,開創出屬于自己人生的一片新天地!他認認真真地做好零售每一環節,很快贏得了較好的聲譽,吸引了眾多村民的光臨,小店生意紅紅火火,隨后他也贏得了同村一個美麗姑娘的芳心。?
腳踏實地求發展?
結婚生子之后,王方節品嘗到小家庭生活的甜蜜,但他沒有沉浸在小家庭的幸福之中,相反更加注重小店經營,因為這小店承載著全家人的生活來源。他開始趁勢而上,擴大經營,將店門面積擴大并改名為“方節超市”,增加煙酒日用消費品的數量,在經營好超市同時,還思考著如何縱向深層發展。2000年前后,他敏銳地發現蠶繭價格波動很大,而周邊農戶大面積種植蠶桑,但是卻要等縣城經銷商來收購蠶繭,這些經銷商有時故意壓低價格,從中謀取暴利,嚴重影響農戶養蠶積極性。王方節通過親友和江浙客商聯系了解到,其實只要將蠶繭烘干后運到江浙去賣,利潤相當可觀。于是腦海中迅速有了想法,辦蠶繭烘干站。2001年春,在征得妻子的同意下,一個投資50萬余元的一個占地800百多平米的蠶繭烘干站建成。這樣既解決了當地農戶賣蠶繭難的問題,同時又為自己增加了經濟來源,他嘗到正確經商決策的甜頭。此時,連當初罵他傻的人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明和能干,在他面前承認自己鼠目寸光,惹得他哈哈大笑。但是王方節依然沒有停止自己的夢想,沒有滿足于現狀。2009年,他又投資100多萬元興建了一個占地600多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這幾年,個人財富也一年一個臺階,令當地村民刮目相看。?
愛心奉獻美名傳?
盡管王方節富了,但是沒有一點霸氣和傲氣,相反他始終和鄰居和藹相處,和村民關系十分融洽,深得當地村民的喜愛。尤其可貴的是自己富了,卻不忘回報社會,回報家鄉。2002年他個人捐資3萬元改建村小;2003年在實施村路硬化工程中,他捐資5萬元;另外從2004年開始至今,每年都拿出2萬元資助村里貧困大學生,此舉贏得村民普遍贊譽。王方節總是微笑著說:“我的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給一雙兒女也留有一定的資產,但我不會將所有的資產都留給他們,今后他們也都得靠自己去創業,去掙錢,去生活。我今后還將繼續為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做點實事。”言為心聲,聽著這個創業者的心聲,我也感動得留下熱淚。是的,在當今社會里,王方節雖算富有,但比他富有的大有人在,又有多少能像他這樣具有愛心呢?大愛無疆,愛為社會充滿溫暖,驅走嚴寒。我想王方節的愛心溫暖著許許多多的人,愿這些受愛者能傳承愛心,一起努力,為共同構建一個溫馨和諧的社會大家庭做出自己應有貢獻!?
衷心祝愿方節叔再接再厲,創造更多佳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