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不久前,我曾在報上看過這樣一篇報道,大致內容如下:市民陳雪在敘府商城下屬的綠源超市買了一罐惠氏奶粉,但給孩子沖奶喂食兩天后,突然發現奶粉里面有毛發,接著孩子便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等現象,身上還出現紅斑等癥狀。隨后,陳雪找到綠源超市,討要說法。綠源超市第一時間和惠氏廠家進行了聯系,但惠氏客服負責人答復,它們的奶粉生產環節不可能會出現任何問題。綠源超市也堅稱奶粉出現異物,問題不應在銷售環節,應該在生產和消費環節。生產與銷售的雙方都不承認自己有過錯,相互踢起皮球,使陳雪的消費維權陷入了尷尬的僵局……
看過這則新聞報道,說實話我很是氣憤。雖然我也是同行中人,自己也開著一家小超市,但是我依然對綠源超市對待消費者陳女士的推諉做法感到義憤填膺。消費者從超市購買到劣質商品,卻無處申訴,生產廠家與銷售超市之間互相推諉,互踢皮球,拒不主動向受害的消費者承認錯誤和承擔賠償責任,不僅讓消費者氣憤,更令消費者寒心。我想說的是:面對錯誤卻不敢直面承擔的惠氏廠家和綠源超市,你們給消費者留下的壞印象將是難以磨滅的,也是得不償失的,你們無異于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試問,這樣的生產廠家生產出來的奶粉還有誰會敢買?這樣對自己超市售出的問題商品拒不承擔責任的超市,哪個消費者還敢再次光顧?
如果,我是綠源超市的經理,我會在惠氏廠家拒不承擔責任的情況下,自己先把一切責任承擔下來,對消費者做出應有的一切賠償并誠摯道歉,畢竟消費者是因為信任我們才來我們超市購物的,而且奶粉也是從我們超市直接賣給消費者的,我們負有一定的連帶責任,脫不了干系的。如果我們超市積極主動一些做出賠償和道歉,會帶給受害的消費者以情意上的溫暖,心理上的安慰,能最大限度地挽回超市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負面影響,而不至于讓消費者對我們超市聞之掩鼻,望而卻步。畢竟,市場經濟下,任何的金杯銀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良好的口碑,才是超市吸引顧客和盈利的重要關鍵所在。
其實,每個人都不可能一輩子不犯錯,犯了錯及時改正就是好同志。開超市做生意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每一位零售戶,都應該具有“敢于為過錯買單”的勇氣和擔當。古人不是有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們敢于為自己的過錯買單,不怕為過錯承擔責任,我想,我們就一定能贏得顧客的諒解和重新贏得信任,我們也就希望重整旗鼓,東山再起,贏回聲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