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和訊報道??? 吸煙有害健康,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然而,一直以來一些網絡寶典盛傳:吸“假煙”無害而且吸煙可以減肥,戒煙比吸煙更損害健康等,令人真假莫辨。以下為你揭示10個關于煙草的常見科學與謬誤。
1 吸煙死不了人?×
真相:錯誤。我國有煙民3億以上,每年因吸煙導致相關疾病的死亡人數高達100萬,科學研究證實,吸煙是肺癌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吸煙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不是即時發生的,這些事件的出現常常是在吸煙后的10年到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確,吸煙的人不是100%會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但肺癌患者中有80%~90%的人是吸煙者。
2 吸煙可防疾病?×
真相:錯誤。大量研究表明,吸煙產生的煙霧中含有許多有毒有害物質,其中有69種是致癌和促癌物質。吸煙者吸入的煙霧可以抑制支氣管粘膜纖毛活動,減弱這些纖毛防止塵土、微生物或分泌物入侵的功能,同時減弱肺泡巨噬細胞的作用,降低肺部抵抗力。煙霧中的焦油顆粒還會粘著在肺泡的表面,減弱肺泡功能。煙霧中的一氧化碳會減弱血氧交換作用,對心肺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害。
3 戒煙會身體不適?
真相:確實存在。戒煙后容易出現戒斷綜合征,大部分人會誤以為“容易生病”,實際是尼古丁突然撤斷后出現反應。吸煙者戒煙后,血液中尼古丁濃度降低,加上心理和行為習慣的原因,嘗試戒煙者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抑郁、緊張、易怒、萎靡不振等癥狀,但多數在戒煙3~4周后會逐漸減弱至消失。
4 主動吸比被動好?×
真相:錯誤。個人吸煙與吸二手煙的有害成分基本一致,并非主動吸“一手煙”的危害就小了。因為吸煙者除了吸入70%以上煙霧外,同時也要吸入二手煙的煙霧,兩者相加,危害就大得多了。
5 吸煙有男人味?×
真相:錯誤。醫學研究表明,吸煙可嚴重影響男性生殖功能,引起男性陽痿,而且還會降低精子數量,導致精子異常。據統計,吸煙男士陽痿和不育機會比不吸煙者高出6倍。
6 只吸不咽無害?×
真相:錯誤。吸煙時口腔、氣管、肺都需保持負壓的吸氣狀態,不可能把煙霧完全留在口腔而不進入肺部。即便多數煙霧只進入口腔,煙草中的多種有害物質也會對口腔造成損害,輕則引起口腔潰瘍、牙齒變黃銹蝕,重則引起口腔白斑(癌前病變)、牙周炎甚至唇癌、口腔癌。口腔粘膜也會吸收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通過血液等輸送到全身,造成危害。
7 少吸同樣有害?
真相:正確。首先,吸煙者成癮性的大小存在個體差異,吸煙量小不一定煙癮小,不少人每天的吸煙量不大,但煙癮卻很大;由于尼古丁是高度成癮性物質,95%以上的吸煙者會成癮。其次,盡管吸煙量小,但如果是長期、規律吸煙的話,同樣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8 吸煙解除疲勞?×
真相:錯誤。吸煙舒緩情緒,緩解壓力、解除疲勞,主要有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煙草中的尼古丁很快就可以到達大腦,使吸煙者有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另一方面,重復的行為也能夠減輕焦慮,如同吃零食、購物一樣。這樣的效果,會刺激使用者繼續使用煙草,形成煙癮。
9 老人戒煙沒用?×
真相:錯誤。科學研究證明,不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也不論吸煙時間有多長,只要能成功戒煙,就會對身體有益,身體的機能就會改善。專家估計,一個吸煙者在未曾患上慢性病之前戒煙的話,一年后他因吸煙致病的機會將降低66%,任何年齡戒煙都不遲。
10 吸煙可減肥?×
真相:錯誤。煙草中的尼古丁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同時煙草煙霧對舌頭上的味蕾有一定破壞作用,所以吸煙的人食欲較差,但利用這種方法減肥和保持體重是很危險的,應該通過飲食調整和運動實現減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