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文明網報道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控煙條例將于2015年6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實施倒計時50天宣傳活動于12日在京啟動。本次宣傳活動的一大亮點是開創了運用新媒體手段推行政令法規的全新模式。“無煙北京”微信公共賬號由北京市控煙協會聯合北京網絡廣播電視臺共同打造,通過互聯網人際傳播方式,深度、全面地推動北京市控煙新法的實施。(4月12日新華網)
2014年11月28日,北京市第14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通過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控煙法規。今年6月1日起,北京全市范圍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室內環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內將禁止吸煙;室外也對吸煙多有限制,如排隊時禁止吸煙。違者將被處以個人最高200元,單位最高10000元罰款。
此次控煙為什么稱之為“史上最嚴”呢?主要有兩點:其一,這是目前國內與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最為接軌的一部地方性法規;其二,這一控煙法規概括為:“凡是有屋頂的地方都不能抽煙”,但其實有些區域的室外也是不可以抽煙的。除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之外,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場所、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體育場、兒童醫院等場所的室外區域均為禁止吸煙區域。
吸煙有N多害處,這是眾所周知的,網上可搜的資料也不計其數;反對吸煙的人是絕大多數,這是毫無疑義的,沒有哪個人愿意被動吸煙,深受其害;出臺反對吸煙的規定肯定是深受歡迎的,一個文明的社會的優良習慣必須靠全社會來共同努力和遵守。毫無疑問,作為首都,北京出臺“史上最嚴”控煙法規順應民意。
但是,“史上最嚴”控煙法規如何落實?“紙上最嚴”能否成為“執上最嚴”?無疑在很多人心中,是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畢竟,從以往的禁煙實踐來看,基本是可以說有成效,但是不大,因為在很多公共場所,領導帶頭吸煙,同事朋友吸煙,沒有誰礙于面子去阻止;很多場合比如婚禮,還把敬煙還當成了一種待人接物的禮節;為了生意興隆,也沒有哪家餐館愿意阻止客人抽煙;當然,沒有人勸阻,沒有人處罰,禁煙最終淪為一種口號。
其實,在公共場所禁煙,新加坡無疑是做得最好的,它的主要經驗,就是“文明法治”:其一,有公共場所禁煙的法規;其二,有執法人員上崗監督;其三,處罰的力度很大,不僅僅限于罰款,還會蹲班房;其四,稅負很高,抽煙的價格很貴。新加坡雖然是彈丸之地,但是它成功的做法,應該被我們“拿來”,適度借鑒。
據了解,為了控煙,北京現已設立統一舉報電話12320,民眾也可掃描二維碼關注“無煙北京”微信公共賬號進行投訴,罰款的力度也加大,屆時還會有志愿者在公共場合進行勸阻。但是,僅有這些顯然還不夠,必須全員發動,全市倡導,除了領導帶頭,還需要各個部門或單位密切配合,以致對不禁煙的公共場所比如飯店予以處罰。總之,“史上最嚴”的禁煙法規要落到實處,就要把“紙上最嚴”變成“執上最嚴”,舉報有獎,違者有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