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北京市社區(街道)控煙工作評價體系》即將上線運行,這是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研發“控煙一張圖”之后的升級版。該負責人表示,這一體系的正式運營將大大提高基層社區和街道的控煙積極性,對推進全市控煙工作將發揮更大作用。同時,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建議將控煙志愿者檢查的結果納入全市各街鄉年度績效考核中。(8月3日中新網)
2015年,北京市全面實施《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被稱為“歷史上最嚴禁煙令”。《條例》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然而,由于控煙執法力度不強,北京一些公共場所“煙味”難除,市民的投訴舉報不斷。北京市社區(街道)控煙工作評價體系即將上線運行,將控煙志愿者檢查的結果納入全市各街鄉年度績效考核中,將能倒逼市區各街鄉重視控煙工作,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大控煙執法力度。筆者認為,控煙納入績效考核的舉措不失為一味“除煙劑”,但在執行中應當防止流于形式,使禁令依然還是“稻草人”,最終成了弄虛作假和數據統計造假的游戲而已。
要落實好控煙納入績效考核這項舉措,一定要防止流于形式,一方面,應該嚴格按照評價指標進行績效考核,對執行不力和考核未達標的責任單位及相關負責人,必須嚴肅問責才有實際效果;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一部分單位或部門為應付考核,利用“買通”志愿者等手段,在檢查或統計數據上“做手腳”弄虛作假,如果不加強監管、不實地核查,就有可能讓其蒙混過關,考核雖然達標了,但禁煙場所的“煙味”依然沒有消除。因此,重落實、嚴考核,公布考核指標和考核結果,并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讓弄虛作假無機可乘,才能徹底杜絕數據游戲,真正推進控煙工作發揮作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