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一篇女博士臥底貧民窟揭露現實:你沒窮過,你不懂的文章,筆者感慨良多。女博士名叫芭芭拉?艾瑞克,是一個大學教授、暢銷書作家,可謂是真正的社會精英。她本著“只要足夠努力足夠聰明,就能不斷提供核心競爭力,過上好日子”的思維,決定去平民窟體驗生活。然而現實教育了她,當如此優秀的人身處底層后,事情并沒有按照她的預期發展,女博士絕望的發現,“如果你在底層,就算忙到吐血,依舊翻不了身”。
讓她體驗到身處底層的絕望和殘酷,惡劣的環境和條件讓身處其中的人無法自拔,痛不欲生,僅憑一己之力,脫身的機會少之又少,更沒有翻身的可能。文中有段描述讓筆者印象深刻:
“迫于無奈,女博士只能再找一份兼職。這就意味著,她每天得工作14個小時,手頭上才能稍微寬裕一點。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整個人都得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轉轉轉。因為睡眠嚴重不足、精力在嚴重透支后,女博士染上了煙癮。她學著同事的做法,每次把煙點燃后放在廁所附近,在路過時偷偷吸一口。對她來說,也只有那短短2秒鐘才屬于自己,就像溺水的人,呼吸到的氧氣一般,顯得極其珍貴。”
筆者并非煙民,看到這里的時候思考了很多,這短短兩句話的描述,雖無法感同身受為什么在這種環境下,對煙會如此的依賴,哪怕僅有2秒的時間,如同氧氣一般。但也迫使自己去換個角度思考,為什么煙會有如此大的力量,讓身處底層,心力交瘁的人將其當成救命稻草一般珍視?在最苦、最累、最無助的時候用它來緩解和釋放壓力?仿佛這個時候,只有煙是受他們掌控的,讓他們來支配的,并能給他們帶來愉悅的東西。是身處絕望中的一點希望,一點慰藉。
(網絡圖)
這篇文章不是雞湯,是現實。也許女博士在底層的生活,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窮的根源就是懶?不是的,貧窮不是懶惰而是不幸。社會分層,階級固化,有些人光是為了三餐吃飽肚子,就已花光了全部的力氣。
這也讓筆者聯想到了一些工地的工人,每天體力上大量的消耗,卻常常能看到他們在僅有的休息時間里除了吃飯,就是抽根煙來放松一下;還有大部分年輕人每天都離不開的快遞、外賣小哥們,幾乎都是在“爭分奪秒”后利用休息的空檔趕緊用煙來“續命”。也許對于成功人士來說,交際時抽煙是為了彰顯出自己的尊貴,體現出自己的品味,但對于很多辛苦打拼的人來說,煙是支撐他們一天奔波忙碌的精神食糧,是對自己的犒勞!這點真的不得不讓筆者感嘆煙草的力量和魅力,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必然的。
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生活經歷,我們需要的是理性、包容的心態去對待,就如同煙民與非煙民一樣,當一些人的選擇與我們不同的時候,無關好壞,不要以趕盡殺絕的心態去面對,畢竟心寬,路也會變寬,愿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能被溫柔相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