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在全世界范圍內,每個國家都針對吸煙人群制定了一些規定,比如法國在公共區域吸煙是要罰款450歐元,芬蘭則更加嚴格,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會被判處6個月監禁,由于日本和中國離得比較近,中日煙民的比較更有意思。
雖然全世界都制定了禁煙的公益廣告,但是也沒有硬性規定不能抽煙,一些人在忙碌工作的時候會選擇抽上一根煙穩定一下思維,還有的人喜歡在飯后抽上一口解解乏,只要在規定范圍內,偶爾抽一根還是可以的,在日本,他們會在街道上設置獨立的吸煙區域,并用專門的綠化帶隔離,設置專用的煙灰桶,這一點和中國大同小異。我們國內也經常會看到數不盡的吸煙區,只是沒有隔離而已。
唯一的不同是日本在這方面要求的過于嚴格,他們在走在路上的時候是不允許抽煙,當然如果你非常的倔強,就要抽,那可以,對于這種路上抽煙的行為將會面臨最低2000日元的罰款,最高甚至罰款10000日元,很多不了解日本這項規定的人都為吸煙交過“學費”在這一點上中國還是比較人性化的,雖然設置嚴禁吸煙警示牌,但是卻沒有具體的罰款。許多自覺地國人看到警示牌也就自覺地不吸了。
比較起來,中國煙民是不是幸福得多?不用吸完煙等45分鐘才能做電梯,不用擠在一個小盒子里吸煙。
在公園悠閑地吸一支
朋友聚會高興地吸一支
等車的時候偷偷吸一支
……
相對來說,中國煙民還是比較自由的,但是自由的背后卻是尷尬的現實:控煙形勢日趨嚴峻,煙民群體飽受歧視。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全面控煙,18個城市公布禁煙條例 ,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重點城市機場、高鐵站都紛紛取消吸煙室,連微信、微博的抽煙表情都被下架……不得不說,控煙的壓力越來越大。可供吸煙的地方越來越少,作為煙民受到的責難越來越多,煙民去哪里吸煙呢?只有一邊偷偷摸摸抽幾口,一邊默默接受旁人譴責和歧視的目光。
吸煙與控煙是個兩難命題,世界各國在控煙立法的過程中,在探索深化控煙進程中,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理性做法,日本人在做的就是由禁煙到分煙,力爭做一個分煙發達國家。
“分”煙什么意思?簡單說就是把吸煙的和不吸煙的分開,讓這兩個群體的人各得其所。
所以我們能看到日本新干線高速列車上配有專用的吸煙室,而且在座位背后會告示出吸煙室在第幾車廂,比如這趟新干線的吸煙室在在3號和7號車廂。
還比如,日本人會好好設計舒適、清潔的吸煙室,下面這間吸煙室由日本建筑事務所,Hiroyuki Ogawa事務所設計,按照設計規劃,整個空間并不會使用,任何高科技技術來進行空氣凈化,而是要通過建筑設計,來實現空間內零煙氣的目標。
這個吸煙室主要做了兩方面的特殊處理,設計團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首先,我們加了一面曲面的木墻板,這使得煙氣能夠順著曲面,被導入置于木墻后的風扇口。其次,我們在房間頂部還加了一個大風扇,對準地面預置煙灰缸的位置,有效地吸收二手煙以及從煙灰缸中飄起的煙氣。”
當然,僅僅做這些處理并不能保證,所有的煙氣都能被有效的排出吸煙室外,設計團隊鼓勵吸煙的顧客都能拿著煙,站在曲面木墻邊的指定區域,來完成抽煙的過程。
這樣做,大部分煙氣就能及時被木墻后的風扇排出,為此,設計團隊在這個“指定區域”,布置了整個空間里最亮的燈光,以吸引抽煙顧客的注意力。
而在整個房間的最深處,設計團隊還做了霧面鏡子的布置,鏡子的設置是為了,讓只有十幾平米的空間能顯得更開闊,減少吸煙者壓抑的感覺,而又在鏡子上扎小洞,來實現霧面的效果,則是為了讓抽煙的人,有一種煙霧被吸到更深處的感覺。
房間進門處用了全落地式的玻璃,整個房間還采用了,木頭原色和奶油色的色調,設計團隊表示這么做是希望路過的人,能夠一眼看清吸煙室的內部,從而感覺到這間吸煙室的不同——吸煙室本就可以成為一個休閑的空間。
其實,一些公共的吸煙區,常留給我們的印象是,煙霧繚繞,氣味嗆人,且煙味久久不能散去。Hiroyuki Ogawa工作室給出的這個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這些問題,不僅為吸煙者提供了便利,更改善了吸煙室內部的空氣流動條件。
怎么樣,相比較日本,中國的控煙好像確實是有點不怎么人性化呢。
中國煙民真是既“幸福”又心酸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