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迎著新年的曙光,張家口市“控煙令”將再次升級,實施新近通過的《張家口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控煙范圍延伸至了室外公共場所,同時也加大了處罰力度,使我市控煙行動又邁出重要一步。根據該條例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這也被形象地歸結為:凡是“帶頂”的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不準吸煙,“露天人密”的地方也不能吸煙。此“控煙令”即將實施,各公共場所、工作場所是否已經做了“禁止吸煙”標識的制作以及張貼等準備工作,廣大市民對“控煙令”未來實際效果有什么期許?連日來,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控煙場所未準備就緒
10月30日11時50分,在位于橋西區壩崗路的9路、10路等公交車候車亭,一個高約1米的不銹鋼滅煙柱,立在候車亭西側,一名候車的中年男子站在滅煙柱旁正在吸煙。因為正值中午放學時間,十幾名學生簇擁在這名中年男子旁邊。一名女學生告訴記者,“等公交車時,經常能遇到邊抽煙邊等公交車的人,躲開又怕誤車,只能忍耐。”她同時表示,滅煙柱本意是引導市民文明吸煙,不要亂仍煙蒂,但是即將要實施的“控煙令”,將候車亭規定為無煙區,在還有幾十天的時間里,是不是應該將這樣的滅煙柱取締,另外加強控煙宣傳?
在位于勝利北路幾家美發店內,記者均未找到“禁止吸煙”的標識。在走訪中,記者注意到,一些娛樂性經營場所很少張貼禁煙標識。一位歌廳經營者坦言,他擔心控煙會影響生意,以及擔心自己無法做到勸阻顧客吸煙,又被抽查發現罰款。在一所大學旁邊開飯店的張姓老板談起控煙時,表示很不安,“飯館有兩層,二樓還有包間,現在幾乎每桌客人都有人吸煙。如果勸阻客人吸煙,很可能遭到客人反感,甚至影響上客率和減少‘回頭客’。”
已控煙場所執行有死角
醫院作為公共場所早已被劃定為控煙區域。10月31日15時許,在附屬第一醫院的門診大廳內,記者看到多處張貼有“禁止吸煙”的標識。記者在大廳轉了一圈,沒有發現吸煙者。不過,在醫院的樓梯間,記者還是看到了正在吞云吐霧的吸煙者。在該醫院住院處的樓梯間,一名男子很自然地吸著煙,吸完煙后回到病房。“醫院不允許吸煙,在病房或是走廊吸煙會被醫生和護士勸阻,只能到樓梯間和衛生間相對隱蔽的地方吸煙。”這名男子表示,他希望自己能夠做到逐漸減少吸煙,但同時希望公共場所能多設一些吸煙室,讓像他一樣的老煙民有吸煙的地方。
在位于勝利北路的一大型商場內,記者看到很多地方都貼有禁煙標識,顧客也被售貨員告知不允許吸煙。但是,在衛生間內,吸煙仍然沒有得到禁止。一些顧客一邊吸煙一邊玩手機,里面云霧繚繞,有的售貨員進出衛生間都掩著鼻子。“來商場的顧客中,吸煙的人很少,但仍有一些人到衛生間吸煙。”商場一名清潔人員說。
如何面對控煙“重災區”
網吧、餐廳、游戲廳、KTV、商場衛生間等控煙“老大難”場所,控煙形勢不容樂觀。記者走訪時看到,很多場所禁煙標識雖然已經貼在了墻上,但場所內仍然煙霧繚繞。
10月30日21時許,在位于經開區一所高校附近的網吧內,記者剛走至大門口就聞到陣陣煙味。推門進去,濃濃的煙霧撲面而來,讓人鼻腔和喉嚨立馬感到有些不舒服。記者在里面坐了十幾分鐘,先后看到不下10幾個年輕人在吸煙。記者向工作人員反映,工作人員表示,網吧內吸煙是常態,沒辦法勸阻。
在橋東區一家西餐廳里,記者看到大廳多處張貼了禁煙標識,但是在雅間內,吸煙現象普遍。有時候,明明是空的雅間,從門口經過都能聞到煙味。
10月31日20時40分,在位于橋西區西苑中路的一家KTV內,記者發現不僅整條通道內沒有禁煙標識,還擺放著多個垃圾桶,桶上放了很多滅煙沙,同時顧客的包房內也設有煙灰缸。記者經過一間KTV包間時,顧客正好打開了房門,屋內1名女子、3名男子均在吸煙,在狹小的房間上空形成一層飄散的煙霧。一位服務生表示,顧客來這里是放松、娛樂的,受限太多會影響生意,因此他們不會主動勸阻吸煙。
機關單位的控煙難題
與整體控煙形勢不同,當下一些機關事業單位成為吸煙的重災區,不少工作人員在辦公崗位上飽受二手煙危害。許多機關單位沒有形成禁煙的氛圍,不少人認為“禁煙是公共場所的事情”,和機關單位、辦公室沒啥關系。
不久前,為了遠離二手煙,公務員小劉以“要小孩”為由調換了辦公室。遠離了二手煙,小劉心情大好,用她的話說是“開啟了新生活”。工作兩年來,她跟幾名同事在一間辦公室工作,其中有兩位煙民,上班時間在工位上頻繁地抽煙,作為鼻炎患者,小劉常被熏得一把鼻泣一把淚。
“其中一位還是我們主任,他就坐在我的對面,你說我怎么去制止他?”小劉說。不得已,她以“要小孩”為由,向部門領導提出調換辦公室,其她女同事也紛紛效仿,結果單位私下竟分成了“吸煙辦公室”和“無煙辦公室”,抽煙的逍遙,不抽煙的痛快。
盡管辦公室的空氣變好了,但小劉這兩天發現,自己其實根本沒有擺脫二手煙,在單位的樓道等地,煙民還是繼續吞云吐霧……“沒辦法,只能忍了。”小劉說,吸煙有害健康,公共場合禁煙早已成為社會共識。可是,一些機關事業單位仍然是二手煙危害的重災區,不僅威脅著公職人員的身體健康,還干擾了同事關系,破壞了機關單位和公職人員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香煙雖小,產生的負面能量卻不容小覷。在他的單位,領導親自散發香煙,由此而帶來的,往往是下屬公職人員跟隨、效仿,這影響的不只是禁煙本身,還有這些單位的風氣。就此而言,把這些機關單位從“吸煙重災區”“解救”出來,讓公共場合全面禁煙的“陽光”,一掃這些單位二手煙的“陰霾”,刻不容緩。
大多數市民支持禁煙
記者見到市民李先生時,他正在文化廣場附近的4路公交站牌旁,一邊候車一邊吸煙。得知記者的采訪意圖,他說自己吸煙40多年了,想戒煙卻一直沒有戒掉,但是很支持控煙政策,在公共場所也會遵守這個規定。他也希望自己能夠做到逐漸減少吸煙量,讓自己更健康。
許多女性市民表示支持控煙,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嚴格執法。在某機關工作的王女士說,“我最煩有人在辦公室吸煙。我的鄰桌同事是一個老前輩,他離不了煙,一開始的時候,我就忍著每天被煙嗆的滋味,時間長了,覺得難以忍受,每次他吸煙我都借故出去一會兒再回來,真期待控煙來得再早一些。”
“在公共場所吸煙特別不文明,影響他人健康,又把環境搞得烏煙瘴氣。希望這次的控煙新規能動真格,發現一例處罰一例,形成人人自我管理的效果。”在醫院工作的王先生表示。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對于明年即將實行的“控煙令”,市民普遍表示支持,只有個別老煙民表示,以后出門在外煙癮上來可能會有些犯難了。“到處都控煙,以后估計真的只能選擇戒煙了。”有著十幾年煙齡的趙先生說。市民們還普遍認為,控煙是一個長期任務,但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到自覺控煙的隊伍,最終實現全面禁煙。
最嚴“控煙令”不能成空文
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已經是我市法規體系里的“標配”,也得到了絕大數市民的支持,如何維護它的嚴肅性,一些市民表示了擔心:“控煙令”會否淪為一紙空文?
不可否認,之前我市出臺的“控煙令”在部分區域遭遇執行難,這背后有著比較復雜的原因。除了懲處和執行力度不夠,還有許多地方為控煙“留口子”。因此,要讓此次“控煙令”真正發揮實效,必須打組合拳。除了嚴格按照條例實施,加大懲處力度外,也要綜合施策、多方配合。一些市民認為,控煙必須全覆蓋,不能搞特殊,特別是機場、餐館、酒吧、網吧、KTV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控煙不能“心軟”,條例的懲處力度、執行程度,直接決定著自身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以“你拿法律不當回事,法律就要讓你攤上事”為原則,提高違法成本。
他們同時認為,基于吸煙者分布的人多面廣特征、煙癮難戒等因素,人人遵規的目標,肯定無法一蹴而就,也終需常態化控煙執法,要有廣泛的社會參與。要通過更便捷的訴求傳遞與響應機制,增加市民的權利認知,把其納入對違規吸煙的治理體系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