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人們紛紛響應國家號召,減少外出活動次數。然而,一些吸煙者因為不能外出,又不愿影響家人,從而選擇在樓道內抽煙。有網友吐槽:“真的很無奈,6層的居民樓里,如果有四五個煙民在樓道輪番吸煙,整棟樓都會煙霧繚繞的。”
“疫情期間,違法吸煙的投訴情況發生較大變化,一直高居被投訴榜首的餐廳、寫字樓等場所投訴量下降,而居民樓一躍占據耪首。”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會長張建樞告訴記者,小區單元樓道也屬于室內區域、公共場所,其實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在家門口、樓道、樓梯間、電梯間吸煙也屬于違法行為。
根據《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第九條、第十四條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個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和排隊等候隊伍中吸煙;在非禁止吸煙場所吸煙的,應當合理避讓不吸煙者,不亂彈煙灰,不亂扔煙頭。
據了解,為監督違法吸煙行為,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開通了投訴舉報通道,群眾可以在“無煙北京”微信平臺進行舉報投訴。
據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公布數據顯示,3月16日至3月22日間共接到居民樓違法吸煙投訴151個。“曝光后,我們經過回訪發現很多情況都得到了解決和改善。面對一兩次舉報,違法吸煙者可能不在意,但是舉報的人多了,效果就會凸顯。”張建樞說。
3月24日晚,“無煙北京”的“投訴實時一張圖”中,中海御鑫閣小區再次亮起了一盞“紅燈”。數據顯示,這是第4起針對該小區某業主的投訴。
記者從該小區物業了解到,每次投訴發生后,物業都會第一時間派人前往處理,對違法吸煙者進行勸阻。但讓人意外的是,即便物業跑斷腿,該樓道抽煙現象仍舊無法根治。
“這個業主經常在樓道抽煙,疫情發生前我們就跟他溝通過十幾次,每次物業的人到了現場,他就把煙滅了,并保證下不為例,態度雖然好,但在樓道抽煙的行為仍舊沒有改變。”中海物業負責人梁先生表示,物業公司已在小區內禁煙區域放置了禁煙標識,也在室外區域設置了吸煙點,其實吸煙者只需多走兩步就可以到達。
“樓道吸煙不僅影響其他業主身體健康,也增加了保潔工作的負擔。但是物業對于樓道違法吸煙行為只能進行勸說,不能采取強制措施,也無權處罰。”梁先生無奈地說。
張建樞提出,依據北京市控煙條例,個人若在禁止吸煙場所內吸煙,由市或者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0元/次罰款;拒不改正的,處200元/次罰款。亂扔煙頭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按照市容環境管理的相關法規給予處罰。不過,在疫情期間,違法吸煙行為難以追查,依靠處罰手段進行控煙很難取得良好成效,控煙志愿者也只能采取宣傳、引導的方式勸誡違法吸煙者。
“多走兩步到室外吸,或者去自家的陽臺,這樣既不會影響到自己家人,也不會影響到鄰居。”張建樞建議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許多人已經重返崗位,寫字樓被投訴次數又開始回升,一些單位的吸煙區出現了聚集抽煙的現象,這為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點。
對此,張建樞認為,企業應當對吸煙區進行嚴格管理,增設吸煙點以分散人群,人員要間隔2米以上,且抽煙時間不宜過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