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是第三十二個愛國衛生月。全國第三十二個愛國衛生月活動啟動以來,北京市發動社區居民和志愿者140萬人參與維護社會秩序,勸導居民改變吸煙等不文明行為。
“無煙北京,健康北京”是北京愛國衛生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2015年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正式施行以來,形成了控煙社會共治模式。北京市第三次成人煙草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北京成人吸煙人數為363.5萬,吸煙率為20.3%,比2014年下降3.1個百分點,減少55.5萬。
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說,很多不吸煙的人也在承受二手煙對健康的危害。為此,北京市控煙協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控煙志愿者,成立控煙志愿者總隊,定期組織專業培訓指導,每年開展志愿工作表彰年會等活動,不斷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超萬名志愿者隊伍,服務工時累計超過122萬小時。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控煙志愿者廣泛發放自制控煙海報、滅煙盒等各類宣傳品,大力協助衛生監督部門定期開展控煙執法,勸阻違法吸煙行為。
張建樞算了這樣一筆賬:“志愿者每年奉獻的服務時間大約是80多萬個小時,換算成工作日的話,大約等于100個全職公務人員的工時,社會共治潛力巨大。”
北京市控煙協會還開發了北京控煙微信投訴平臺——“控煙一張圖”。這不僅僅是“一張圖”,更是一個實時地圖監管系統,可以把每個人的手機變成控煙監控攝像頭。當市民發現控煙不力場所,便可隨手拍照片、錄像,并實時上傳至平臺進行投訴。
接到投訴后,北京市衛健委網站、首都之窗和市愛衛會網站上的“控煙一張圖”會同步更新,并立刻“亮燈”曝光,便于志愿者和衛生監督部門進行勸阻和執法。被公眾投訴1至2次的單位,亮藍色警燈;被投訴3至4次的,亮黃色警燈;被連續投訴5次以上的,亮紅色警燈。當藍燈亮起時,該投訴單位附近的志愿者就會接到“派單”,兩人一組,到被舉報單位核實情況,告知負責人相關法規,幫助其落實整改,并于一周后進行復查。志愿者復查時,如相關場所整改效果好,將為其“消單滅燈”。對接連被投訴且不愿配合整改的“紅燈”單位,則直接由控煙執法部門處理,執法人員將約談被監管單位負責人并進行處罰。
“控煙一張圖”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2018年1月,北京市控煙協會應邀赴世界衛生組織做專題報告。目前,北京市控煙協會還從4萬多名投訴者中評選出了一批“控煙達人”。
在解決控煙“老大難”問題方面,北京市控煙協會與新聞媒體積極配合,主動發聲,倡導無煙環境建設。北京市控煙協會召開21次控煙新聞發布會,集中點名曝光300余家違法單位,收到較好效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