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改變了全世界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
肺部健康也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而一向被認為對肺最不友好的敵人——吸煙行為,也因此倍受重視。
煙民的日子更難了。
此前,北京日報客戶端曾報道過一名男子在北京市朝陽區(qū)勁松街道一居民小區(qū)樓道里吸煙,并對上前勸阻的鄰居惡言相向。該報道一出,立刻引起廣泛社會關注,相關視頻播放量一度達數(shù)百萬次。視頻曝光后衛(wèi)生監(jiān)督執(zhí)法人員立即前往事發(fā)小區(qū),但與吸煙者聯(lián)系未果。第二天衛(wèi)生監(jiān)督人員、派出所民警、社區(qū)物業(yè)管理等人,再次來到吸煙者住所核實情況,之后,現(xiàn)場執(zhí)法人員耐心對其進行了普法教育,并給予違法行為口頭警告。最終,這名吸煙者逐漸改變態(tài)度并對自己的違法吸煙行為表示道歉。他保證:今后絕不在樓道公共場所吸煙。
因為一個人的吸煙行為,驚動了好幾個部門,動用了眾多人力,可見社會對吸煙行為已毫不寬容。
北京一向走在控煙隊伍的前列。早在2015年就頒布了所謂史上“最嚴控煙令”,隨著控煙工作的逐步開展,北京市25-44歲以及45-64歲年齡段的人群吸煙率都有顯著下降,說明嚴格的控煙政策確實有成效。
但另一個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就是隨著人們對控煙工作越來越重視,控煙政策和法規(guī)越來越嚴格,社會對吸煙行動越來越反感,因吸煙問題產(chǎn)生的社會矛盾越來越多,煙民的身份也越來越尷尬。
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在開展控煙工作的同時,一定要意識到這樣一個界限:吸煙不是犯罪,煙民不是壞人。
我們以現(xiàn)行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2015年6月1日起施行)為例,第二條說的很清楚:“本條例適用于北京市行政區(qū)域內控制吸煙工作。”這里說的就是“控制”而不是“禁止”,那就說明國家是允許吸煙的,而不是不能吸,這是一個在哪里可以吸在哪里不可以吸的問題,而不是吸煙就是違法的問題。
《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qū)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第九條)”。“在幼兒園、中小學校、少年宮、兒童福利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場所;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體育場、健身場的比賽區(qū)和坐席區(qū);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yī)院的室外區(qū)域禁止吸煙。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jù)舉辦大型活動的需要,臨時劃定禁止吸煙的室外區(qū)域(第十條)。”
第九條使用的是“禁止”一詞,如果有煙民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那才算違反了條例,應該受到懲罰。
北京市控制吸煙協(xié)會會長張建樞表示:居民只要出了自己的家門,就是樓道,而樓道屬于公共場所,同時樓道也屬于室內區(qū)域。北京市控煙條例明確規(guī)定:“公共場所的室內區(qū)域內禁止吸煙。”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在樓道吸煙,那么這個人就違反了條例,屬于違法。
所以我們回到上文所說的案例,那個煙民在樓道吸煙違法了,所以他應該受到懲罰。
這個案例折射出社會對待吸煙問題的兩個方面:一是對吸煙行為的零容忍,并不因為是鄰里之間而有所寬容;另一個問題則是煙民的尷尬,是疫情期間無處可去,究竟哪里可以合法吸煙的問題。
目前的社會現(xiàn)實是,受輿論環(huán)境的影響,大部分人對控煙政策的理解停留在“控煙條例”就是“禁煙條例”的層面上,因為控煙條例的管轄寬泛,并且著重強調了不能吸煙場所卻沒有說明可以吸煙的場所,所以讓“吸煙就是違法”的認知更加頑固。雖然說“法無禁止皆可為”,但法禁止的多,允許的范圍就不好找,何況現(xiàn)實生活中,在馬路邊吸煙也同樣受到驅趕,那又能到哪里去呢?
在輿論和現(xiàn)實案例的影響下,大家普遍把吸煙沖突事件歸咎于煙民的素質不高,就如文章開始提到的樓道吸煙大叔;卻忽視了吸煙人群的廣泛存在和現(xiàn)實需求;另外就是人們普遍認為吸煙有害健康,二手煙的危害更嚴重,所以吸煙不好,吸煙就是違法,甚至看到煙民就產(chǎn)生厭煩心理;另外就是很多煙民也認為,控煙政策就是強迫他們戒煙,強迫戒煙就是禁止吸煙,所以對控煙政策有抵觸心理,并且因為別人的誤解而認為自己受到了歧視。在這兩方面的觀念影響下,煙民和非煙民爆發(fā)沖突就越來越頻繁。
人們對健康的重視是正確的,對吸煙有害的認知也是正確的,提倡戒煙更是正確的。但三億多煙民的存在也是現(xiàn)實的,所以正確的行為需要正確的措施和手段來保障。我們的控煙工作是不是應該在普及控煙條例內容的同時,也告訴那些實在不想戒煙的人們在哪里可以吸煙,有沒有這樣的地方也能保障諾大一個群體的自尊和權利不受傷害?
對于煙民素質問題,任何群體都有素質差的人,這個問題跟煙民問題沒有關系。
總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引發(fā)了人們對肺部健康的關注,使“吸煙有害健康”的觀念越發(fā)深入人心,控煙政策必將更加趨向嚴格,控煙手段也會隨之更加多樣化,在這種大的形勢下,我們在重視公眾健康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沖突 ,要注意保障所有人的權利,包括煙民的權利。要使人們認識到吸煙雖然不好,但吸煙不是犯罪,煙民不是壞人,對他們不能“人人喊打”,對于明知吸煙有害卻依然堅決不想戒煙的人,要允許他們可以有合法吸煙的一席之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