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地方不能吸煙?違反規定應受到何種程度的處罰?由誰執法?連日來,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就重慶公共場所控制吸煙開展立法調研,聽取利益有關各方的意見建議,盡最大可能凝聚立法共識,提高法律的可實施性。
《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草案)》擬于今年7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第一次審議。目前,條例草案的征求意見稿已多次改動,并仍在逐步完善過程中。
記者梳理出立法調研中的4大焦點問題,并對各方觀點進行了歸納。
焦點一:
室內公共場所是否全部禁煙?
2003年11月10日,中國政府簽署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成為第77個簽約國。2009年10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代表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無煙環境促進項目承諾書》上簽字,承諾:制(修)訂相關控煙的地方性政策法規,達到學校、醫院、車站等公共場所100%無煙率。
根據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最新版本,本條例所稱的吸煙,是指吸入、呼出煙草的煙霧或有害電子煙氣霧,以及持有點燃的煙草制品的行為。對此,調研中,記者沒有聽到異議。
是否在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是調研中各方爭議最大的一個焦點。
“煙草是一個特殊行業,既承擔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滿足社會需求的職責,也承擔推進控煙履約、維護消費者利益的職責。”市人大代表、重慶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涪陵卷煙廠廠長陳瑜不希望控煙措施過于嚴厲。他說,控煙雖是大勢所趨,但煙草行業也在扶貧、教育等領域進行了較多投入,如果措施過于嚴厲,財政稅收及廣大煙農、零售戶的收入都會隨之降低。
“吸煙對健康的負面影響,是眾所周知的。”市人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心外科主任吳慶琛則表達了希望控煙措施趨于嚴厲的觀點。
據了解,煙草控制是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煙草控制的有效程度直接與有效防控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相關,與大病慢性病公共醫療費用支出直接相關。
近10年來,全國已有3個直轄市及部分省會城市、較大市等共25個城市制定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相關地方立法。在初期,僅有零星城市全面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部分城市允許在室內公共場所設立吸煙點。近5年來,許多城市對相關條例進行了修訂,全面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
全面禁止室內公共場所吸煙是一個趨勢。但在調研中,記者注意到,物業、餐飲老板、酒店負責人等經營者對立即全面禁止室內公共場所吸煙感到有些為難。
重慶是參照其他早期開展控煙地方立法的城市走循序漸進道路,還是順應趨勢立即全面禁止,是當前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在超高層建筑,特別是電梯使用緊俏的老舊高層寫字樓,要求煙民全部下樓吸煙不太現實。”重慶市靖立物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區域總監彭召杏提出,允許超高層建筑在避難層設立吸煙點。
“我們經營的是小吃快餐,顧客大多沒有時間吸煙,全面禁煙比較容易做到。”正東擔擔面總經理王敬本人是煙民,他認為,自家經營場所“問題不大”,但就餐時間較長的中餐廳包房就“比較難說”了,“客人極有可能在包房內吸煙,且經營者出面勸阻的主觀意愿不強”。
“社區餐飲大部分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回頭客’,我們實在不愿與顧客發生沖突。”秦媽火鍋解放碑店店長曹小燕有些擔憂,因為“現在吃火鍋時一邊抽煙一邊喝啤酒的客人挺多”,經營者出面勸阻,很有可能發生客人不配合的情況,“如果經常鬧得不愉快,店里生意就不好做了”。
新華酒店副總經理王靜已經遇到過上述情況——盡管酒店大堂擺放了“禁止吸煙”的標識,也沒有擺放煙灰缸,但還是遇到過客人在酒店大堂吸煙的情況,“經勸阻,有的客人滅了煙,有的卻不聽勸、繼續吸。”
此外,酒店無煙房間的設置比例、獨立辦公室能否吸煙等問題也在調研中引發激烈討論。有觀點認為,上述場所未影響他人,可以吸煙;也有觀點認為,中央空調循環空氣,應禁止吸煙。
焦點二:
禁煙范圍如何劃定?
記者注意到,目前該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最新版本提出,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且所稱室內指有頂部遮蔽且四周封閉總面積達50%以上的建筑物、構筑物內的所有空間。
“50%的標準不易界定,容易導致法律的可實施性不佳。”吳慶琛說,例如許多火車站站臺就屬于四周封閉總面積不足50%的范圍,但人群聚集、煙味不易散去,假如允許吸煙,對不吸煙旅客影響很大,“建議改為有頂部遮蔽的公共場所都不允許吸煙”。
目前的最新版本征求意見稿提出,禁止吸煙的室外公共場所包括托幼機構、中小學、兒童福利機構、少年宮、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等。
“上述條款的初衷是保護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起草小組有關工作人員表示。
有研究顯示,100%的無煙環境是有效保護公眾免受二手煙霧毒害的唯一途徑。
焦點三:
違反條例由誰執法?
“如果屢次勸阻無效,經營者該向誰舉報?是打12345還是110?”王靜還提出了“由誰執法”的問題。
在此前的調研中,有部分區的公安機關表示,如果所有違反控煙條例的行為都歸口公安機關執法處理,可能出現警力不足的問題。也有其他職能部門表示,公安機關的執法能力相對較強,全部歸口公安執法,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可實施性。
目前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最新版本提出:市政府設立12345公開電話為全市統一的控制吸煙投訴電話。有關部門接到投訴的,應當受理。對實名投訴的,應當自受理之日15個工作日內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在處理投訴過程中受到阻礙的,公安機關可以介入。
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起草小組相關工作人員解讀稱,這實際上是通過12345公開電話將投訴歸總后再劃分至相關責任部門。例如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各級各類學校的控煙工作、公安部門負責賓館等場所的控煙工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風景名勝區及相關公共場所的控煙工作等,具體行政管理責任劃分在條例草案中均有表述。
焦點四:
處罰力度如何把控?
在處罰方面,目前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最新版本提出:對個人違法行為處以20元罰款,拒不改正的處以100元罰款。
對此,有觀點認為處罰過輕,應加重處罰力度;也有觀點認為,公共場所控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的處罰力度是比較合適的。
“法律的實施效果與宣傳力度及處罰執行是否到位關系很大。”重慶大世界酒店有限公司安全部經理劉翔以“禁止酒駕”為例——如果宣傳到位、執行到位,社會共識就會更快凝聚起來,不少矛盾隨之迎刃而解。
據了解,《“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工作,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健康重慶2030”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下降到20%以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