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是能影響人們對一些問題的認知的。
比如對于煙草。
在控煙是絕對正確的大前提下,人們已越來越不能真正理性客觀的談論煙草話題。
基于對健康的關注和對“吸煙有害健康”的理解與認同,目前中國的輿論環境對煙草和煙民越來越不寬容,甚至在任何情況下討論煙草話題都只能談它的負面,而不能客觀闡述煙草好的一面。
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煙草的全面、正確的認知,從而影響到對它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
比如,在5月19日煙草在線網站轉載的一篇來自路透社的報道稱:
英美煙草稱其新冠疫苗已準備好進行人體試驗
據路透社報道,英美煙草公司(British American Tobacco,BAT)上周五表示,該公司準備在臨床前試驗中產生陽性免疫反應,并利用煙葉中的蛋白質在人體上測試其潛在的Covid-19疫苗。
一旦該公司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該疫苗的批準,就計劃開始對人體進行檢測。
今年4月,英美煙草公司宣布正在開發一種用煙葉制成的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如果得到政府機構和合適的制造商的支持,每周可生產100萬至300萬劑。
來自不同領域的多家公司一直在競相開發Covid-19疫苗,其中一些疫苗已經在人體試驗中。專家建議,一種Covid-19疫苗可能需要12-18個月才能研制出來。
上周五,BAT表示,它已經向FDA提交了一份調查前的新藥申請,FDA也承認了這一申請。英美煙草說,它也在與世界各地的其他政府機構討論疫苗問題。
該公司表示,已承諾出資進行臨床試驗,預計最早將于6月下旬開始。據報道,英美煙草公司還投資了額外的設備來提高產能。
這篇報道因為來自國外,只被極少數關注煙草行業的媒體所留意,幾乎沒有一家大眾媒體對此關注。
在二月份因為有自媒體將吸煙與新冠肺炎進行了聯系,曾經引發一次全民討伐,最后引申為對煙草行業的攻擊。時至如今,這一問題依然是一個輿論禁地。
但這樣的局面真的好嗎?
在二月份的時候,我們就提過應該“實事求是”的看待煙草,看待吸煙。吸煙有害健康我們不回避,若科學發現吸煙真的存在某些好處也應該正視,任何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煙草也不例外。
科學的態度很重要。煙草也應該被人們理性的討論而不是避而不談或是一味攻擊。所謂“理不辯不明”,尤其關于新冠肺炎病毒,包括全世界的醫學家對它都還知之甚少,在這個時期,對它的一切科學探索都是積極的,是應該可以反復討論的,而不能因為涉及煙草就一味否定。我們應該知道這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只有了解它才能利用它。
因為“吸煙有害健康”,尤其是在第33個無煙日來臨之際,而且是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在全球肆虐之時,談論煙草與新冠病毒的關系很不合時宜,而且必定會被貼上某些“陰謀論”的標簽,這種輿論氛圍并不可取。
就象“控煙”不等于“禁煙”,“吸煙有害健康”也不等于煙草一無事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學家、科學家的不斷探索,人們必定會對煙草和新冠病毒有更為明確的認識。在此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我們不需急著揮舞大棒,而應該耐心一點,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客觀公正地看待它、討論它、認識它,然后才能利用它為人類造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