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素有“魔都”之稱,這里既是新思潮、新文化的浸潤地,也是新物種、新科技的試水場。“新”塑造了城市的“魔性”,也帶來一些極具挑戰的問題。
從市場監管的角度看,電子煙監管就是一個新問題。近年來,身披“華麗外衣”的電子煙以健康時尚為噱頭吸引年輕消費者甚至未成年人的眼球。這些外包裝看上去像零食或加長版U盤的電子煙質量參差不齊、市場魚龍混雜,對公共健康造成危害。
去年10月底,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發布以來,通過互聯網宣傳、推廣、售賣電子煙問題有所好轉。但受利益驅使,更換“馬甲”變相誘導未成年人購買吸食電子煙現象仍時有發生,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如何避免電子煙換個“馬甲”再上線?如何做到電子煙與未成年人隔離絕緣?上海市煙草專賣局與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通聯動,以《未成年人保護法》《廣告法》《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對零售實體店售賣行為全面檢查,做到線下“管店”;對互聯網平臺售賣現象全面清查,做到線上“斷電”,維護公共利益,保障公眾權益。
記者近日在上海轄區部分電子煙零售實體店走訪發現,“禁止向未成年人售賣電子煙”的標牌十分醒目,《通告》張貼在店內貨架的顯眼位置。
為了做好電子煙零售實體店的監管,上海市局對其線下渠道進行了地毯式摸排,梳理出包括電子煙專賣店、形象店直銷以及商超、便利食雜店代銷的上千家門店。
針對這些門店,上海市局實施造冊登記,全面檢查電子煙零售實體店是否落實明示承諾要求,敦促相關經營者嚴格遵守《通告》有關規定,在銷售環節與消費者進行身份確認,堅決杜絕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
在電子煙線下渠道,傳統卷煙零售門店數量占比近9成。從張貼《通告》標識到放置警示標牌,上海市局要求轄區單位做好常態化監管,一旦發現存在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向未成年人售賣行為,則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嚴肅查處。
自動售賣機是電子煙線下銷售的新型渠道。上海市局對中小學周邊、少年宮等未成年人集中區域的電子煙自動售賣機進行了全面摸排和清理,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
全面監管,既要線下“管店”,也要線上“斷電”。注冊地在上海的互聯網平臺企業眾多,這是電子煙監管的難點,也是重點。雖然主流電商平臺已經普遍下架了電子煙產品,但在一些社交媒體平臺上仍然可以找到電子煙的蛛絲馬跡。
針對這一現狀,上海市、區兩級煙草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著力開展聯合研判和聯合執法,構建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長效機制。
在具體操作中,煙草部門負責梳理電子煙違規銷售線索,明確電子煙改頭換面、變相銷售的具體表現形式及關鍵詞。市場監管部門根據線索,督促本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建立自主清理機制,全面清理下架電子煙,撤回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電子煙廣告,并向社會作出不銷售電子煙的公開承諾。
“斷電”,既要“斷”電商平臺、社交自媒體平臺的“電”,也要“斷”電子煙生產企業的“電”。上海市、區兩級煙草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共同推動落實、強化電子煙生產企業主體責任,要求其不得通過自建網站、公眾號、小程序、短視頻等各類線上方式銷售電子煙。從互聯網廣告清理到互聯網銷售鏈接撤回,線上“斷電”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
目前,電子煙市場專項檢查行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上海市局努力在變相線上銷售、虛假廣告、自媒體傳播、自動售賣機、實體店年齡核驗等突出問題上形成有效的執法實踐,有效發揮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的效能。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