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認,有一個時代講究:“煙搭話兒,酒搭橋兒”,出門辦事兒,兜里一定要揣盒兒好煙。
求人之前先把煙遞上,對方一般都是搪塞一下,也可以說是禮貌性拒絕,“不抽了”,“剛?cè)印敝惖?#xff0c;這時就需要表現(xiàn)誠意了,“來吧,嘗嘗這個”,對方再順手接過來,看一下煙,“喲,這煙好啊,可不好買”,當(dāng)對方把煙塞進嘴里的時候,馬上恭敬的點上火,然后自己再點著,抽了兩口后,說:“我平時抽某某煙,勁兒小的抽不慣”,對方接道:“那個煙更沖,我可整不了”。
至此,就算是完美的接上火了,有了共同話題就好辦了,一根兒煙的功夫,兩個人就感覺熟絡(luò)了很多。
不然呢,“同志,我是誰誰誰,來干啥啥啥”,還真以為像小說里寫的那樣嗎?對方都不帶正眼兒看你的,一句冷冷的“等著吧”。
心里還在想:“這來的什么人啊?一點兒也不懂事兒”,你說尷尬不尷尬?
曾經(jīng),收糧的質(zhì)控員,駕考的助考官等有點兒油水的職位,每天下班都能弄一兜子煙,有的還和小賣店建立了長期供貨關(guān)系。
大家別說我白話兒,我有證據(jù)。去某個地方,如果沒有受到好的招待,得不得對方重視,會有一句話這么概括,“沒得到好煙兒抽”。
這里提到一個故人,家里辦事兒,他左邊兜里揣貴煙,又邊兜里揣便宜煙,高檔人來了掏左兜兒,一般人來了掏右兜兒,足見其處世圓滑。
綜上可見,煙曾經(jīng)在交際之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可是,時代總是要進步的!在全民禁煙的大環(huán)境中,曾經(jīng)出門辦事兒離不了的香煙,其命運必將也像它的名字一樣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
戒煙狂想曲故事一
外出開會,下了火車馬上打出租,奔賓館,一路上5、6個小時已經(jīng)“憋"的不行了,會場也是禁煙的。
好不容易熬到散會,人家奔餐廳吃飯,我卻找能抽煙的地方,幸好小弟也是同道中人,我倆叮囑大哥占好位置,便興沖沖的奔向衛(wèi)生間。
正當(dāng)我倆吞云吐霧的同時,一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急急忙忙闖了進來,一頓叮當(dāng)、稀里嘩啦啦,我懷疑他吃了十斤生黃豆之后又喝了甘露醇,簡直無法描述,往來的同行們秉著呼吸,驚愕又同情的看著我倆吸煙,那場面尷尬至極!
好不容易例行完公事,趕緊去餐廳吃飯,大哥也是熱心腸,大老遠就喊:“咋才回來?擦,你說你倆,為了那口神磊,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你說尷尬不尷尬?!
戒煙狂想曲故事二
樓下炸雞店的年輕老板,身材健碩,下巴很大,鐵骨錚錚漢子一條。
小女兒咿呀學(xué)步,漢子在后邊保駕護航,儼然一副誰都不可侵犯的樣子。
偏偏手中夾根兒煙,小女兒一個趔趄,摔爬在了地上,漢子迅速搶步下身兒要抱起孩子,手距離孩子僅一厘米的時候,漢子突然想到手里還有半根煙。
于是,略微正了下身,快速的曲回胳膊,急忙抽了兩口煙,再次快速的要把煙扔掉,卻被嚇了一跳正回頭看自己的孩子;當(dāng)扔煙的手臂伸直時,煙還沒有離手,漢子的余光看見煙頭還有一塊兒,只見他手臂一抖,又快速的曲回胳膊,前一口煙還沒有吐出去,漢子又快速猛抽了兩口,再次要把煙扔掉,要去抱小臉兒已經(jīng)痛苦表情的孩子;當(dāng)扔煙的手臂再次要伸直時,這次應(yīng)該是條件反射,漢子再次猛抽時,煙已經(jīng)感到燙手了,于是,煙和手終于分離了,漢子抱起來已經(jīng)大哭的女兒。
這一刻,漢子一定是心疼的,一定是因為心疼摔倒的小女兒,一定不是心疼丟掉的煙屁……
于是下決心戒煙。
其實還有比這兩個故事更現(xiàn)實更殘酷的,就是隨著越來越嚴格的控?zé)煼ㄒ?guī)和控?zé)煷胧┑膶嵤?#xff0c;禁煙的地方越來越多,吸煙罰款罰的越來越重,抽的起煙交不起罰款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辦公室不能抽,家里不讓抽,樓道也禁煙……想找個抽煙的地兒真是難上加難。
沒地兒抽煙尷尬,無煙可抽更尷尬!因為隨著煙價的不斷上漲,10來塊錢的煙已經(jīng)越來越不好買了,看看本來就不大鼓的錢包,再想想從牙縫里省錢的不容易,咱這20多來煙齡的老煙民,也終于把戒煙狂想曲變成現(xiàn)實,咬咬牙決定戒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