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為了與世界衛生組織接軌,同時也是為了切實維護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健康,根據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簽訂的有關協議要求,到2011年中國政府要實現所有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為了兌現這個莊嚴的承諾,彰顯大國負責的態度,中國政府作出了一些積極的行動,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公共場所控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先后制訂出一些控煙條例、通知和規定,應該說在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時至今日,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還沒有完全實現公共場所全面禁控煙的要求,沒有很好地兌現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承諾。關于這一點也引起了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官員的重視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為什么在中國實行公共場所禁控煙這么難?我想原因是多方面,復雜的國情、公民素質參差不齊、民族風俗各異等等都是阻礙這項工作的因素。眾所周知,煙草在中國種植、生產、吸食歷史悠久,長期以來,吸食煙草成為中國許多人的一種業余愛好和精神寄托,成為他們打發空虛與無聊的最好方式,也成為人際交往中情感溝通的常見紐帶。加之中國民族眾多,人口眾多,各民族風俗習慣各異,公民素質參差不齊等等,這些都加大了做好中國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的難度。但是困難歸困難,阻力歸阻力,公共場所煙總是要禁控的,這由不得咱們“人人任性”,這是不僅是覆約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大勢所趨的必然要求,相信大家都“你懂的”。為了更好地抓好禁控煙工作,2014年11月24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期待能開創新局面。我想,就當前情況來看,為了更好地做好公共場所禁控工作,必須努力實現以下四個轉變。
由“被動性”向“主動性”轉變
首先要想真正地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就必須實現由“被動性”向“主動性”的轉變,我想這才是真正地抓好禁控煙工作的基礎與前提。只有全民對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正確的認識,才會積極地參與其中,化被動為主動。俗話說得好“人心齊泰山移。”否則一切都會流于形式,成為空談。當然要想實現這種轉變,就要求政府必須舍得花時間和精力去大力宣傳,而不是僅僅發個通知,出個條例,貼個圖片那么簡單。各級政府要成立相應的禁控煙組織,組織專門人員在公共場所進行宣講;電視、報刊、網絡媒體也要加強做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的宣傳。特別是可以通過制造有關吸煙危害身心健康方面的專題片,播放宣傳。以真實的實例,以豐富多彩的動態畫面全面展播,要比那靜態的幾張宣傳圖片效果強得多。讓公民尤其是煙民在思想上由“被動性”向“主動性”轉變,形成全民共識,這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變化,更是質的飛躍。以禁控煙條例為依托,以大力宣傳為主抓手,以思想轉變為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被動性”向“主動性”的轉變的。
由“行為性”向“習慣性”轉變
要想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還必須實現由“行為性”向“習慣性”轉變。據筆者了解得知,當前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還是停留在行為上面。比方說一些煙民,只有在公共場所看到一些宣傳圖片、標語時,才會想到公共場所禁煙問題;還有的煙民即使看到了這些圖片和標語,也難以做到。他們不是去尋找吸煙室,而是偷偷地跑到人群相對少的地方迫不及待地抽將起來。還有的煙民在城市公共場所或者人口相對密集的地方基本上能禁控煙,但是一旦在鄉村或者人口相對稀少的公共場所就忘記一干二凈,也就是說許多煙民在公共場所禁控煙并沒有形成一種習慣,沒有養成一種自覺意識。因此,只有讓煙民形成公共場所自覺禁控煙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怎樣實現這種轉變,我想除了宣傳,就是要有引導和監管。也就是在公共場所要有專門的禁控煙監督員,對吸煙者進行引導和監管,督促并提醒,對于教育不改的,嚴重違法有關條例該處罰的決不袖手旁觀,絕不姑息遷就,只有長此以往堅持適當引導,嚴格監管,才會實現由“行為性”向“習慣性”轉變。
由“選擇性”向“常態性”轉變
要想做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公民尤其是還必須實現由“選擇性”向“常態性”的轉變。所謂“選擇性”,情況也是比較多的:第一是地域選擇性。如部分煙民在對“公共場所”有一定的選擇性,比方說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他們基本上能夠自覺控煙,但是在農村或者人口較少的公共場所他們往往就顧不了那么多了。第二是時間段的選擇性。如有的煙民在春秋季節里,氣候溫暖適宜,心情舒暢,一般抽煙少,能自覺在公共場所禁控煙;但在冬夏季節里,尤其氣溫炎熱或者冷酷,心情容易變得浮躁起來,這時候他們往往會難以控制自己的心情和情緒,易躁動煩悶,在公共場所難以把持吸煙情結,就很容不自主地吸煙。第三情緒上選擇性。一般說來,當一個人工作順心,情緒舒暢時,他們會樂觀地看待事情,也樂意接受外界的環境;當一個人工作壓力大,情緒煩躁時也會把煙作為一種精神寄托,難以自拔。第四外界條件影響下的選擇性。比方說如果一個吸煙者受到外人的反感、勸阻,他們也會主動放棄的;但是如果沒有外界條件的干擾,他們往往就會若無其事、肆無忌憚地抽將起來。因此一定要切實引導認識到公共場所禁控煙的必要性,實現由“選擇性”向“常態性”轉變,不收一切外來因素干擾,確保公共場所禁控煙常態化,有序化。
由“個體性”到“群體性”轉變
最后要想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還必須實現由“個體性”到“群體性”的轉變。所謂“個體性”是指單個的,孤立的;所謂“群體性”是指組織性的、集體性的。應該說當前對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還有形成群體性認識,有的還是介意個人層面上。為什么這樣說?比如一個家庭中有幾個抽煙的,他們之間就會產生相互影響力,如果其中有一個人對公共場所禁控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正確到位,就會主動向其它吸煙者做出宣傳、要求,相互促進提醒,形成合力。但是如果沒有人做到這一點,那么這些吸煙者往往就會集聚一塊,你給我發煙,我為你發煙,這樣就很難產生禁控煙的群體效應。所以我想,政府要大力改變這種狀況,倡導以家庭為單位,增強共識。一般來說,作為家庭成員之間有密切的血緣和親情關系,他們之間的話更容易相互接受,相互督促。逐步形成由子女勸告父母,有父母提醒子女,由妻子督促丈夫,由丈夫監督妻子局面,共同提高對公共場所禁控煙的認識,自覺地參與其中,發揮群體合力作用和。同時還必須要求所有涉及煙草行業的人員尤其是零售戶等要積極參與,積極形成群體性合作效益。
總之,由于我國地域廣闊,民族與人口眾多。復雜國情的現實,公民多元化思想、煙草悠久情結等等都成為影響我國公共場所禁控煙的不利因素,這些都不能成為阻攔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的絆腳石。因為公共場所禁控工作是大勢所趨,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作為每一位公民不僅要對此有正確的認識,還必須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其中來,努力實現四個“轉變”, 切實抓好控煙工作,確保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為健康奠基,為覆約擔責,為社會擔當!熱期盼這一設想早日變為現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