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新浪新聞報道 家有孩童的北京煙民,這個兒童節過得有些不爽。在單位憋了一天,回到家想抽上一口,孩子不干了,說老師告訴他們,回家一定要督促家長戒煙。
6月1日一大早,北京千余名衛生監督員上街,重點檢查轄區內黨政機關、醫療機構、學校、賓館、飯店、娛樂場所的禁煙情況。
孩子督促、同事舉報、監督員檢查,一場與控煙有關的“人民戰爭”正式打響。對煙民來說,眼瞅著自己淪為了“人民戰爭”的對象,在單位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內心滋味的確不好受。
更“慘”的是,為了抽根煙,還得坐電梯或者下樓梯到樓外,一路“奔波”可能還要忍受同事們異樣的眼神,這樣的滋味非煙民無法想象。
戒?還是不戒?這是擺在廣大煙民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也許有人會說,抽煙跟吸毒比,戒起來容易多了。說這種話的人,十有八九不是資深煙民。
有的人,可能就此一狠心把煙給戒了,果真如此,可喜可賀。而更多的煙民,眼下是持觀望態度,看這號稱史上最嚴的控煙令能堅持多久。
其實,我國早在1979 年就開始頒布各種禁煙令,然而這么多年來,禁煙效果不盡人意。煙草企業利潤連年增長,國內的煙民數量有增無減。
北京也不是頭回禁煙。1995年底,《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就已出臺;2008年,北京開始實施《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范圍的若干規定》。然而在公共場所,吸煙者依然肆無忌憚。尤其是在酒吧、夜總會、餐廳等公共場所,老板擔心生意受影響,對抽煙的行為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所以,筆者認為,想把控煙工作做好,不僅需要史上最嚴控煙令,更需要史上最強的執行力。沒有好的執行力,再好的控煙令最終將淪為一紙空文。
對管理部門來說,除了要強調執行力,還必須充分意識到,控煙是場持久戰,以較長的時間來換取無煙的空間。
在打這場控煙持久戰中,人海戰術是有必要的,畢竟,在我國,但凡跟人數相關的,咱們有著別人垂涎不已的優勢。但是,不能單純依靠人海戰術,還應當運用科技的手段來配合控煙。比如在倫敦,公共場所都安裝了靈敏度非常高的煙感器,劃根火柴都可能引發警報。國內不妨借鑒,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此外,在控制煙民吸煙的時候,對煙草企業也該有所約束,比如說煙盒問題。國外煙盒上的圖案,那觸目驚心的惡心程度,估計會讓不少新煙民晚上做噩夢,戒煙效果相當明顯。然而我國,喊了這多年了,香煙的包裝卻越來越精美,除了“吸煙有害健康”的字樣外,很少看到別的讓你沒有抽煙欲望的圖案。打好這場持久戰,方方面面都得“給力”。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