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如今,許多人對“吸煙有害身心健康”這一觀點的認識越來越清楚明晰,因而越來越關注吸煙與身體健康問題。筆者通過認真分析思考,認為要想實實在在地抓好我國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相關職能部門和全體公民必須堅決地糾正以下幾種錯誤心態,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巨大合力,產生良好預期效果。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職能部門:觀望應付
首先,由于負責組織管理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的政府職能部門態度曖昧,持“觀望應付”心態,影響禁控煙工作。比方說衛計委一方面它們對吸煙有害身心健康觀點認同,另一方面又基于社會情況的復雜性以及利益共同體難切割性,因而對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難以動真格。尤其是煙草公司和煙草專賣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這本身就是將一對矛盾體合二為一。除了國家外,許多省市都有禁控煙條例,原因在于職能部門觀望應付,它們習慣于發通知、出條例,卻嚴重忽視執行和監管。正是這種觀望應付心態支配下,適當禁控煙條例難以真正落實執行,難以發揮實際效果。
煙民自身:個人之事
其次,由于煙民持有“吸不吸煙是自己個人事”的錯誤心態,影響禁控煙工作。一些煙民認為,吸不吸煙,在哪里吸煙有我自己做主決定。因此正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部分煙民進入公共場所之后,即使看到那些“禁止吸煙”宣傳標語和圖片,也全然不顧,吸將起來。那怕身邊有婦女、兒童、老人等等。只顧自己快樂逍遙,不顧別人難受痛苦,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實際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也是一種缺乏愛心的行為。那么為什么煙民不擔憂吸煙危害身心健康呢?筆者想這也由于煙民存在僥幸心理。他們能夠羅列一大堆理由,比方常常找出一些吸煙者比不吸煙者健康長壽的案例為自己辯解。實際上我們說吸煙有害身心健康,是指吸煙這類群體中,受煙草危害所占比例要遠遠大于不吸煙群體中所占比例,而不是以特例、個案來說明問題。因此,筆者認為要想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政府相關部門就必須加強控煙意義宣傳力度,加強吸煙危害宣傳力度,要通過播放圖片、真實案例以引起煙民的真正重視,促使他們真正地意識到吸煙的危害,從而促使自己支持禁控煙,積極參與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
不吸煙者:退避忍讓
再者,由于不吸煙者懷有“退避忍讓”的心態,也對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帶來一定影響。實際上,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人人有責。但是不吸煙的人,看到有人在公共場所吸煙,要主動采取一些措施,比方說勸他到吸煙室吸煙、或者不要吸煙。同時,建議公共場所最好都要設立違反禁控舉報“熱線電話”,以方便不吸煙者舉報。特別是要成立監管員,充分發揮監管員的教育、引導與監督作用。
流動群體:事不關己
另外,由于流動群體對公共場所禁控問題持“事不關己”的態度,這對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也帶來一定的影響。所謂公共場所就是許多人聚集的地方,尤以流動人口多。在實際中,一些路過公共場所的人看到有吸煙的,從來不會去過去。在他們看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何必去多管閑事,弄不好還會惹出麻煩來。因此,對于吸煙者,流動群體大多對此是視而不見,不聞不問。這樣的態度表面看沒問題,似乎也很正確,實際上無形中助長了吸煙行為的擴張和蔓延。那么一般人是否有責任有義務去制止公共場所禁控煙行為呢?為了共同創建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們都不能只做旁觀者。大家齊參與,共出力,那么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也就不難了。
結語:雖然“吸煙有害身心健康”逐步成為大眾共識,也越來越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要想真正地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必須盡快糾正幾種錯誤心態。每個公民都是禁控煙工作的主人翁,都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共同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減少吸煙危害,確保公民身心健康。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