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人民網報道 北京市計劃近期面向社會招募控煙協管員,經培訓合格后統一持證上崗,雖不直接對違法吸煙行為進行處罰,但可負責舉報、也可協助控煙監督執法人員一起出警。目前,相應的補貼標準、招募要求等工作正在研究中。(6月14日《法制晚報》)
看來,北京市對控煙要動真格了。何以見得?您看,他們對控煙將投入的執法成本,可以說是竭盡全力了。不但有一批控煙監督執法人員,還要面向全社會招募志愿者。在志愿者中,還分為控煙宣傳志愿者和比較專業化的志愿協管員。對于控煙這件有利于健康的好事,如此不惜工本,說明相關部門確實把控煙當成大事來抓了。
然而,控煙也是唱了多年的老調,早已成了人們聽聽罷了的“山歌”,這次把“調門”起的那么高,是不是有足夠的“中氣”?如果對控煙真的已經中氣十足,那么,在唱的煙民覺得不好意思的同時,會不會讓“煙販子”感到無地自容?如果一項控煙措施,連卷煙的源頭都不敢觸碰,至少是中氣不足的。既然中氣不足,就不宜把調起得那么高。
筆者并不認為在沒有禁止卷煙銷售下的控煙毫無意義,而是覺得這樣的控煙有點不得要領。明明可以釜底抽薪,為何還去揚湯止沸?當然,就像對一種頑疾,在根除怕傷元氣的情況下,抹點膏藥也可緩解癥狀。那么,“抹膏藥”就不要擺出“大手術”的排場了。你又是“主任醫師”,又是“實習醫生”,還外加“勤雜工”,這樣的“醫療成本”,還不如忍痛把“病灶”切除了。既然還不能對“病灶”下手,那么,“抹膏藥”就不必那么下大力氣了。
筆者對控煙是舉雙手贊成的,主要是擔心這種已經落下話柄的控煙方式,排場越大事情越難做。本來,有了控煙監督執法人員就足夠了,在規定的禁煙場所對違者依法處置就可以了,控煙的含義也就局限于對相關區域的限制。但在這種有涉處罰的場所,控煙引起的對立情緒也會明顯增長,這個時候再出現控煙宣傳志愿者,把控煙的意義說全面了,講完整了,那么,心存不滿的煙民也會追根尋源,質疑為何不從源頭做起,為何不直接禁止煙草銷售的問題。這不就容易引發口舌之爭?
再有,控煙協管員未必能起到積極的協助作用。因為,控煙協管員不直接負責查處,而是負責舉報,但與監督執法人員有直線聯系,也可以協助控煙監督執法人員一起出警。這種既不像“線人”,還得出頭露面的角色,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畢竟,人家是在消費一種沒有被法律禁止的商品,即使違反了相關的地方性法規,也無需“如臨大敵”,又是“偵查”,又是“后援”的。對于一種還處于通過合法渠道能夠滿足的不良嗜好,如果執法手段過于“縝密”,本來還可理解和接受的人,一來氣,反而可能問一句:為什么不去直接關了煙廠?
因此,明顯表現出“中氣不足”的控煙,特別是在初始階段,最好還是在局部范圍內因勢利導,不必把“文章”做的太足。而筆者最擔心的是,對于“協”字頭的執法人員,不但在“臨時工”中常被主人默認敗事有余,而且在素質上也確實令人堪憂。何況,涉及到控煙而不禁煙的問題,恐怕連專家都難以解釋,這些“臨時工”能說得清楚?總之,控煙勢在必行,但還沒有在源頭上控制的現實下,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