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已成為大眾共識的一件事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控煙工作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盡管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控煙工作,但我國控煙工作效果依然不盡人意。鑒于中國國情現實情況,有不少人認為中國要想抓好控煙工作非常難。那么中國式控煙到底難在何處呢?
一、國情復雜
我國既是煙草生產大國,更是煙草消費大國,由于復雜的國情現實,這為中國控煙工作帶來巨大難度。以控煙工作為例,盡管早在2011年衛(wèi)生部門早就出臺過《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地規(guī)定》,但是各地宣傳力度不一樣,各地方重視程度不一樣。而2014年年初中辦、國辦曾聯合發(fā)出《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的通知》,從一周年之后檢查反饋信息表明,居然還有四個省沒有轉發(fā)此通知。由此可見,復雜國情是影響中國式控煙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行業(yè)利益
盡管中國控煙工作開展已經有很長時間,但是我國控煙履約的進程依然遲緩而艱難,原因何在?除了復雜國情因素影響之外,地方政府公款買煙、三公經費亂支出等腐敗推手也是成為影響中國式控煙的一個重要因素。按理來說,一些地方政府本應是控煙禁煙的倡導者、支持者、推行者,實際中卻卻演變?yōu)闊煵莸馁徺I者甚至推銷者,這樣在控煙工作中起了相當負面的作用,毋庸置疑影響控煙的深入推進。這其實就是相關政府部門在利益驅動下,對控煙工作態(tài)度曖昧、不作為,甚至反過來助長吸煙風氣盛行。很多領導干部長期吸煙,不僅對自己有害,而且不利于單位創(chuàng)建無煙環(huán)境,沒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筆者認為要想實實在在地抓好禁控煙工作,那么政府首先就必須擔當領導、管理職責,要切實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制訂嚴格的控煙條例,并實行嚴格的監(jiān)督管理。同時要加大控煙宣傳,要嚴禁各種形式的煙草廣告。為什么相關部門不愿大張旗鼓地宣傳禁控呢?實際上就是因為利益所然。當前煙草業(yè)不僅是煙草種植、生產地方的一個支柱產業(yè),納稅大戶,其實更是國家納稅大戶,每年要為國家貢獻數千萬億的稅收,有力地推動國家經濟發(fā)展。
三、機制問題
在我國,目前是由煙草專賣局的一個部門牽頭負責控煙履約,這等于讓與煙草生產、銷售等有關的管理部門來負責煙草控制。這種管辦不分、政企不分的體制,導致無法擺脫煙草企業(yè)利益的影響。也就是在我國國家煙草局專賣局肩負兩方面職能,一方面負責煙草業(yè)的生產、管理,當然期盼煙草業(yè)發(fā)展越快越好,希望煙草欣欣向榮,其銷量和收入逐年成增長趨勢。另一方面肩負控煙覆約工作,很顯然在這方面有所弱化。這種既做運動員又當裁判式的管控,怎么可能抓好控煙工作呢?要想抓好我國控煙工作,那么就是要盡快改變這種機制,要跳出這種自管自控式圈子,成立一個獨立的控煙機構,以更好地發(fā)揮控煙的領導和管理職能。
四、控煙措施疲軟
根據香港法律規(guī)定,年滿18歲的旅客僅能免稅攜帶19支香煙、1支雪茄或25克煙草制品進入香港供自用,攜帶超過該數量的煙草制品必須向香港海關申報納稅;超過免稅數額而未向海關申報的香煙皆屬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0萬港幣和2年監(jiān)禁。香港如此嚴控煙草制品流入,是因為香港為控煙設置了周邊地區(qū)最高的煙草制品稅率。而據測算2015年加稅之后中國的煙草綜合稅負也僅達到55%,因此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衛(wèi)計委新聞發(fā)言人宋樹立表示,提高煙草稅率和價格是最有效的單向控煙措施,消費稅率和價格提高將直接抑制煙草消費,尤其是可以有效預防青少年吸煙。實際上控煙必須從源頭上控制,罰款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總之,控煙是大勢所趨,中國煙草業(yè)由于其特殊性和敏感性雖然廣受輿論批評,但不能一禁了之。應先加大控煙宣傳力度,形成積極的控煙氛圍,然后抑制卷煙消費需求,再嚴格控制卷煙生產和銷售,才是正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