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人民網報道 8月1日起,《福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規定,12類公共場所全面禁煙,5類公共場所限制吸煙。連日來,記者隨機走訪福州市部分禁煙、限煙場所,發現其中部分場所依然有人“吞云吐霧”。(8月3日《福州日報》)
出現禁煙令被架空的結局,想必在意料之中。因為禁煙令在制定之初人們就有這樣的擔心。現在福建省福州市部分禁煙、限煙場所出現有人“吞云吐霧”現象,只是對擔心的印證罷了。
福州市控煙條例實施了,為什么還會出現這樣的結局,其實答案也很簡單,那就是當初在制定控煙條例時根本就沒有準備實行之,頂多也只是做一做樣子。如果說當初就想把控煙工作進行到底,那么出現今天這種結局就該拿執法部門是問?只有控煙條例,沒有執法主體,這樣的法律能有什么作用?徒法不足以自行,這是一條被實踐反得證明的鐵律。
在商言商,當消費者在餐飲店吸煙時,為了能留住每一位顧客,商家在控煙和利潤的考量面前肯定會選擇后者。因為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控煙,商家失去的是真金白銀,不控煙什么損失也沒有。像火車站這樣的公共場所,工作人員之所以不愿意管,一個原因是吸煙人數多,怕麻煩;另一個原因是管了也白管,沒有強有力的處罰措施。
公共場所控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但要有法律規定,更要有執法主體和詳細的實施辦法。如果只是停留在制定法律層面,再嚴厲的法律也是白搭。
控煙令被架空應該認真反思問題出在哪里,是當初的政策制定存在問題?還是執行不力?如果政策制定沒有問題,就應該拿有關部門試問。如此,才不會使禁煙令成為“忽悠令”。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