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煙農朋友,今天我們為煙田帶來了‘守護神’,這個像寶塔一樣的東西叫誘捕器,它可以誘殺危害煙葉的成蟲,減少蟲卵,減少吃煙葉的幼蟲,它就像煙田的‘守衛兵’,這個黃色的粘蟲板可以粘殺蚜蟲、飛虱、葉蟬等小型害蟲,它就像煙田的‘護衛隊’,有了這些‘守護神’,今年煙葉防蟲就不用擔心啦。”近日,在江西石城縣高田鎮田心村煙田內,高田煙站煙技員溫慶壽一邊講解一邊指導煙農安裝誘捕器和粘蟲板。
圖為煙技員(右)正在向煙農講解誘捕器捕蟲原理? 溫昌恭 攝
“物理治蟲”是石城縣煙葉綠色生產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石城縣煙草專賣局一直將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廣綠色循環生產技術作為煙葉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在煙葉生產模式探索、種植技術推廣等方面下功夫,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走在了地方大農業綠色生產前列。
保護好基本煙田,優化綠色生產布局
巍巍武夷山下,悠悠琴江河畔。石城縣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有“中國煙葉之鄉”的美譽,也是江西中煙金圣品牌原料基地之一。但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煙區基本煙田流失情況明顯,穩定核心煙區迫在眉睫。
石城縣煙草專賣局以此為契機,在危機中孕育先機,主動結合全縣煙葉生產實際擇優布局,圍繞煙區生態好、植煙土壤好、煙農隊伍好、基礎設施好“四個好”,啟動新一輪基本煙田規劃,引導煙葉生產向生態環境佳、種植條件優、生產水平高的地區轉移,切實把擇優布局作為煙葉工作的基礎,全面推動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在縣煙辦的支持下向煙農免費供應石灰,大力推廣稻草還田、石灰溶田,持續改良煙田土壤,并在煙葉生產中實行“減少無機氮”行動,全面推行使用有機活性肥作基肥,實現土壤保育、質量提升、煙農增收同步推進。據檢測,植煙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9.6%,土壤容重降低4.5%,上等煙比例增加6%,煙農實現每畝增收300元以上。
“目前,我們已經建設基本保護煙田5.2萬畝,在煙區努力打造‘綠色、高效、節約’的生產組織模式,在實現煙葉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鼓勵煙農輪作優質水稻,并引導煙葉合作社成立產業綜合體,為端穩‘中國飯碗’和助農增收打好穩固基礎。”石城縣煙草專賣局負責人廖忠輝如是說。
保護好煙區環境,推廣綠色種植技術
煙草病蟲害種類繁多,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不僅會使病蟲產生抗藥性、藥效降低或喪失,還會增加投入,造成煙葉農藥殘留,污染環境。
圖為煙葉合作社人員正在回收廢舊地膜 溫昌恭 攝
“大力推廣低污染、低能耗、可循環的生產技術是實現煙葉綠色生產的重要途徑。只有嚴格把控病蟲害防治、土壤污染物治理等關鍵環節,才能更好地保護煙區生態環境。”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分管煙葉副經理陳瓊紅說。
為此,石城縣煙草專賣局積極推廣性誘捕器、黃色粘蟲板、無人機噴施生物藥劑等綠色植保技術,目前,全縣2.2萬余畝煙田全部落實了綠色防控措施,在煙區織密了一張綠色防控網。據統計,自開展綠色防控工作以來,全縣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使用量每年減少10余噸,有效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促進煙草農業成為農業綠色發展的典范。
地膜回收利用也是石城煙區最顯著的綠色生產措施,2016年以來,石城縣已經連續7年開展100%地膜回收,累計回收煙田地膜1290余噸,減少了土壤白色污染,實現了廢舊地膜循環再利用。
“為推動煙草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煙葉綠色生產技術運用和綠色煙田建設,構建煙葉全程綠色生產鏈,用綠色守護煙區高質量發展。”廖忠輝表示。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