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宿州市靈璧縣楊橋村可喜可賀的一年。2020年11月,建檔立卡貧困戶趙傳英家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至此,安徽中煙幫扶的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
自2014年對口幫扶楊橋村以來,安徽中煙與楊橋村之間便架起了一座連心橋。這座連心橋既是一座充滿真心真愛的愛心橋,也是一座心心相印、有你有我的幫扶橋。
(一)
2016年,安徽中煙積極落實“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定點幫扶制度,選出11名定點幫扶責任人。從那時起,機關黨員干部和楊橋村的對口幫扶對象之間便結下了深厚情誼。
這些年來,對安徽中煙機關黨員干部來說,楊橋村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地方,那里有他們牽腸掛肚的村民。可能連他們自己都記不清去了多少趟楊橋村,看望了多少次幫扶對象,和老鄉探討了多少次脫貧思路……而這一切楊橋村的鄉親們都記得。
“王總第一次來我家的時候,正是三伏天。那個熱啊,知了都不叫了。當時他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幫扶對象武邦華依然記得第一次見到安徽中煙黨組書記、總經理王志彬時的情景。
2016年7月27日,王志彬帶領公司18名黨員干部,冒著近40攝氏度的高溫,赴楊橋村看望70戶定點幫扶貧困戶。當時村里還是泥土路,步行很遠才能走到貧困戶家中。天熱得像蒸籠,他們挨家挨戶走訪,汗水順著臉頰和發梢流下來,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最后都起了一層汗堿。
王志彬來到結對幫扶的武邦華等5位貧困戶家中,每到一處,他都詳細詢問貧困戶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和扶貧需求,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克服困難。
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無論是三伏酷暑還是三九嚴寒,王志彬每年都要到幫扶對象家中看望。
“王總經常來家里看望我們,還自掏腰包為我家買了兩頭種羊。”武邦華的妻子張西榮說。鄉親們的話語雖然樸實無華,卻是真情流露。他們已經將安徽中煙黨員干部當作了自己的親人。
(二)
楊春文是安徽中煙機關第一黨支部書記陳林的幫扶對象。楊春文本是村里的能人,90年代初家里已經蓋起了新房。兒子結婚成家、孫女出生更讓這一家子其樂融融。但天有不測風云,獨子突然離世、兒媳改嫁,只剩下楊春文夫婦和剛學會走路的孫女,原本幸福的家一下子變得支離破碎。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春文夫婦的體力漸漸跟不上,家庭收入不斷減少,各種生活費用卻逐年增多。陳林得知情況后,為楊春文的孫女申請了“雨露計劃”,同時幫楊春文找了一份工作。如此一來,解了楊春文的后顧之憂,孫女也能安心上學了。
除了“點對點”幫扶外,安徽中煙機關黨委還十分重視幫扶工作的計劃性和系統性。每年各支部的工作計劃中必須包含對口幫扶的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在幫助楊橋村脫貧致富的過程中,安徽中煙機關207名黨員積極參與,自發捐款6.98萬元,幫助20戶貧困戶發展養殖業。在“安徽中煙靈璧扶貧及對口楊橋村項目支出統計表”上,我們見到了安徽中煙扶貧工作“成績單”。近年來,安徽中煙為支持楊橋村發展,一共投入資金500多萬元。
機關黨支部在幫扶過程中也各顯身手:有的與村委會開展主題聯學,有的幫助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有的開展愛心捐助……11個黨支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走出了黨建與物質、情感、精神相結合的新路子,助力楊橋村順利脫貧摘帽。
(三)
2019年夏天的一個傍晚,突然下起了大雨。貧困戶張彩英家的房屋年久失修,家里積水越來越多。張彩英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向扶貧工作隊求助。接到電話后,蚌埠卷煙廠副調研員、安徽中煙駐楊橋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峰立刻趕往現場,冒著大雨和村委會干部一起排水。2020年,李峰又積極協調落實幫扶政策,幫張彩英家翻建房屋。針對張彩英家院子地勢較低、容易積水的問題,李峰還當起了瓦匠幫助她把院子墊高。
楊橋村村支書肖霜告訴筆者:“這幾年,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楊橋村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民廣場舊貌換新顏、村內道路變寬了、溫室大棚建起來了……這些都凝結著安徽中煙的無私奉獻。”
聚焦最困難群眾,緊盯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安徽中煙駐村扶貧工作隊一直從實際出發,用心干事,為楊橋村村民搭起了一座通往幸福的愛心橋。
水泥路四通八達、路燈高大挺立、羊群悠然自得……楊橋村環境美、產業興、人和睦的美好生活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