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工,這個智能巡檢機器人是做什么用的?”安徽中煙合肥高新區某來廠參觀人員指著來回巡檢的機器人問道。
“這個機器人,是我們合肥卷煙廠眾多智能制造項目中成果落地的一個,應用于有限空間安全治理上,它不僅可以替代員工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作業,還能保障設備和質量的安全。”制絲車間安全員張亮回答。
“有限空間指的是很小的空間嗎?那這個機器人如何幫助你們工作?”參觀人員饒有興趣地問道。
有限空間現場研討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而這個機器人利用實時監控、遠程作業等方式可以替代部分傳統的人工作業,同時還能提供紅外體征檢測、有害氣體濃度預警等新型技術方式幫助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管理員劉俊詳細地解釋道。
有限“小空間”風險隱患根牙磐錯
有限空間,無限風險。近年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多發頻發,安全形勢復雜嚴峻。自合肥市應急管理局《關于開展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下發后,合肥卷煙廠安全保衛科有限空間安全管理員張宇波心里一直思索著一些問題:
“有限空間內作業如何規范化?是否有章可循?作業審批流程是否存在問題?”
“專項整治活動如何有效開展?重點放在哪里?”
“應急預案和演練如何完善?救援物資裝備是否齊備?”
如何繼續深化精益管理,利用互聯網思維、信息化手段、創新管理措施來實現有限空間的安全管理,是擺在合煙安全管理者面前急需破解的一道難題。
集智“小空間”吹響整治集結號
當諸多關于如何開展有限空間治理的疑問堆到安全保衛科文良奎的案頭時,他意識到構建有限空間安全管理體系才能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無規矩不成方圓,要讓作業人員和審批人員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整治會議前,安全保衛科負責人呂紅星說道。
至此,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整治的集結號悄然拉起,全廠安全條線的同志們迅速集結、集智研討、反復推敲:
“我們可以搭建一個有限空間安全監控平臺,實現小空間內作業、環境、人員安全同步實時監測與歷史追溯。”
“逐一將全廠范圍內的有限空間進行有效識別,杜絕風險隱患。”
“要完善專人負責制,保證時效性。”
一周時間內,安全戰線上的員工們一方面認真學習相關標準規范,建立起符合現狀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對照現場環境,仔細摸排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積極探討智能解決方案,集眾人之智打起了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整治的“全面戰役”。
針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合肥卷煙廠同時積極開展智+安全創意活動,從精益管理和數字化轉型等方向努力解決類似這種“小空間”的安全智能創新攻關課題。其中,《有限空間內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有限空間作業防中毒、窒息的管理探討》《有限空間安全風險分級的方法研究》《有限空間智慧作業監控系統的組成和應用》等一系列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項目都將在未來“小空間”安全管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精智“小空間”彰顯安全“大作為”
“有限空間里坑內污水長期存放,可能會產生硫化氫危險氣體,需要定點加裝氣體傳感器”。安全檢查中技術管理員錢小娟提道。
“作業人員應急物資中配備SOS按鈕一鍵呼救,同時分體監控設備即時聲光告警,能讓我們監控人員及時做出緊急應對措施。”監控隊長許成斌指著實時監控畫面中的智能作業監控平臺說道。
隨著各類技術方案的逐一確立,一套集人員作業監測和環境狀態監測、異常狀態預警報警、遠近端交互對講、有限空間內作業人員受困重大危險場景應急響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智能化有限空間安全作業平臺建設的藍圖愈發清晰,打造精智“小空間”成果初現。
合肥卷煙廠安全智能成果組圖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指導和實踐工作要相得益彰。合肥卷煙廠安保科就構建好的有限空間管理體系開始系統化運行,從3月16日開始對廠區內密閉設備、地下和地上的有限空間作業逐一進行了安全專項整治。推動企業相關人員切實掌握有限空間作業風險和作業要求,全鏈條壓緊壓實了企業主體責任。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成大業若烹小鮮,做大事必重細節。消除有限空間安全隱患,才能有效防范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有限空間,無限監管,深精益、提智造,企業以新安全格局服務保障新發展格局,不懈探索新時代新形勢下安全智能管理的新方向,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