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中煙”)杭州卷煙廠,以工業視覺為抓手,成功搭建“一雙工業眼、一個智慧腦、一套記憶鏈”的“111”工業視覺應用平臺,在智能制造領域邁出了堅實一步。
“111”工業視覺應用平臺,利用人工智能和圖像感知技術實現對制絲生產的智能監控,從而形成全面、全過程、全方位、全自動監控管理目標,切實提升設備智慧保障能力、差錯技術防范能力、規范簡潔操作能力、過程精確管控能力,為穩質增效保駕護航。
一雙工業眼——全天監控,高效采集
浙江中煙杭州卷煙廠精準識別生產操作的工業視覺應用需求點,巧妙地將工業眼——即工業相機,部署于解包、切片、切絲、EMS小車等關鍵環節。這些“工業眼”24小時不間斷地采集圖像,實現全天候穩定監控,提高生產運行效率。
在實際應用中,開發團隊按照“適用為主,易用為先”的原則,為不同場景量身定制了一套工業相機應用方案,設計規劃了工業相機的應用數量、部署點位及采集頻率,確保“工業眼”在“最佳觀影位”,實現“零遺漏”“零盲點”的精準高效圖像采集。以解包系統為例,團隊創新性將機械手和工業相機聯動運行,利用拆包機械手自身的移動旋轉功能,將工業相機轉到多個特定拍攝位置。
圖為車間員工操作制絲車間解包視覺識別系統。( 殷寧 攝)
一個智慧腦——全鏈識別,智能反饋
依托先進的模型訓練、分析算法與人工智能技術,“智慧腦”對“工業眼”采集的海量圖像進行自動、快速處理,實現“煙絲桶清掃判異”“漏油檢測”等項目的自動識別并生成記錄。特別是針對解包后塑料透明薄膜這一檢測難題,系統采用了SVM算法,實現了多表面塑料薄膜殘余的精準檢測,進一步提升了自動識別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一旦發生異常情況,“智慧腦”會通過可視化界面直觀展示,并觸發報警機制及時通知操作工,從而形成從采集到識別再到反饋的高效閉環。從落地運行到目前為止,系統的識別準確率高達95%以上。
一套記憶鏈——全盤儲存,精準追溯
在“工業眼”與“智慧腦”的雙重加持下,工業視覺應用平臺構建了一套強大的“記憶鏈”,實現了圖像與數據的智能記錄和上云儲存,為歷史問題追溯創造了可能性。
在數據存儲方面,開發團隊為平臺部署了一個強大的可橫向擴展的統一存儲系統,能夠靈活應對數據存儲需求的增長,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數據追溯方面,團隊通過業務邏輯的深度梳理與一站式應用界面的開發,實現圖像篩選、歷史查詢、問題標注和圖像一鍵推送等功能,界面清晰,操作簡便,為后續數據分析、問題診斷和智慧工廠框架下的大數據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一步,浙江中煙將以“智慧制造”為抓手,不斷推進新興技術的落地應用,持續深化智能產業和生產制造的融合,讓數字化智能技術在生產一線發揮實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