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江西井岡山的晨霧還未散盡,浙江中煙駐江西中煙井岡山卷煙廠項目組經理馬春曉已經來到車間中控室,他裹了裹沾有機油味的工裝,仔細分析電子地圖上躍動著的浙江中煙4家企業互補合作工廠的工藝質量數據。
忽然,他的手機振動起來——是杭州卷煙廠發來的設備評估報告。他笑著對同樣早早到崗的項目組成員晃了晃屏幕:“明天早會,咱們得商量怎么把這里的防潮經驗同步給杭州卷煙廠。”
外部環境的變化,并未削弱浙江中煙積極推進互補合作的信心,反而將壓力轉化為強化協同的動力,通過互補合作整合資源、調整產能布局,借助技術共享、聯合研發加速創新突破,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適應市場新趨勢。
當杭州的數字算法穿透井岡山的晨霧,當寧波的工藝智慧浸潤南寧的煙絲,當重慶黔江的廠房里流淌著源于之江的技術血液——浙江中煙以品牌發展為圖、以優化資源配置為針、以共建共創為線,在跨越千里的產業鏈上用心織就企業互補合作、攜手共進的新畫卷。
浙江中煙與重慶中煙開展企業互補定點工廠建設現場交流? ? /鄭華麗 攝
育品牌? 并木連枝葉更繁?
品牌是互補合作企業之間最堅實的紐帶,從“牽手”到“擁抱”,浙江中煙與合作企業以行業發展戰略為統領,立足自身比較優勢,協商確定共享品規和戰略發展品規,建立品規共享池,推動共享品規集約生產、整合資源,戰略發展品規協同生產、互補供給,促進市場供需平衡、結構合理、品類均衡。
在浙江中煙數據中心的電子屏幕上,閃爍的海量數據流正搭建起一條條無形的橋梁,讓傳統工廠的“手藝”與數字時代的“算法”相互聯結,以“優勢互補”不斷激發“共進動能”。對于浙江中煙而言,互補合作絕不是產能的平移,而是要以“量變”給雙方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質變”。
確保合作品牌品質如一是深化互補合作的基礎和前提。在井岡山卷煙廠月度質量分析會上,一組組數據展示著潤物無聲的變化:產品缺陷率下降、生產效率提升、生產能耗降低……馬春曉指著質量波動曲線說:“大數據分析就像給設備裝上‘電子脈診儀’,參數稍有異常就能找出病根及時‘治療’,已成為產品質量管控不可或缺的‘智能眼’。”
共享為立基根本,交融謀穩定長遠。互補合作不是簡單的分工拼圖,而是企業間數據信息、技術知識與管理創新的持續共振。浙江中煙以高層次的溝通交流、富有效率的合作機制、更全面的資源共享,謀劃品牌協同發展新的增長點,通過跨區域協調產能和品規互補,靈活應對區域市場差異,緩解結構性供需矛盾,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合作雙方相關部門成立聯絡小組,共同研究探討品牌聯合輸出、聯合開發的可行性和目標定位,在市場營銷、消費研判、信息采集、數據共享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為消費趨勢研判、企業決策系統和市場營銷工作提供數據支撐;探索構建大數據分析模型,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圍繞原料均衡使用、配方技術升級等維度,探索聯合開發卷煙新品及儲備產品,積極推進技術互通、經驗共享。
理念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路子越走越寬。浙江中煙不僅在互補合作中實現自身品牌發展,同時帶動合作企業共同進步,形成互利共贏的品牌發展格局,凝聚跨越山海的合力,攜手奏響品牌高質量發展共鳴曲。
優資源? 輪齒相扣添動力?
2024年10月,重慶中煙涪陵卷煙廠發貨區,一輛輛滿載“利群”品牌卷煙的貨車正駛向東港區域集散中心。調度員核對系統數據:“今日就地調撥1270箱,全部走渝懷高速干線,6小時內可覆蓋重慶全域。”
便捷高效的背后,是浙江中煙與重慶中煙共建的東港前置庫發揮作用。通過深化工業前置庫、區域集散中心建設,合作雙方企業持續增強區域內物流協同服務能力,實現合作生產卷煙就地就近調撥銷售。“2024年下半年節省的物流運費,主要來自線路優化。以前卷煙要從重慶發回杭州,現在涪陵就地調撥、東港前置庫直配,單箱運輸成本大幅下降。”浙江中煙合作生產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劉瑞東介紹。
相比可查的“經濟賬”,共建前置庫縮短卷煙配送時間、增強市場響應能力,更是品牌扎根區域市場的無形助力。加大儲運資源共享力度、優化物流網絡布局,成為浙江中煙與合作企業高效配置資源、提高全產業鏈資源利用率的生動注腳。
不止于此,為進一步增強產業鏈韌性、降低外部影響、減少重復投入,合作雙方通過共建煙葉基地、協同管理輔料、探索共享品規物資集中采購、調劑煙機設備、分享備件信息等手段,加大供應鏈垂直整合力度;推進計劃協同、生產聯動、質量管控、物流運輸等平臺數據對接,提升供應鏈上下游協同效率和資源平衡能力。
如今,在杭州卷煙廠的車間里,有來自重慶中煙的煙葉包通過分切設備;而在重慶中煙的煙葉庫房里,浙江中煙的技術團隊正積極協助開展工作,共同構建原料質量管控體系,全方位保障煙葉質量。煙葉資源及時合理地調配互補,讓合作企業在提升庫存周轉率、降低倉儲管理費用的同時,確保煙葉供應穩定可控。
從前置庫的精準調撥到庫存煙葉的跨省調劑,樁樁件件切實成效詮釋著浙江中煙與合作企業“互補”的內涵。從“單向輸入”轉為“雙向奔赴”,合作雙方開展煙機維保交流共同提高裝備保障水平,共同研究符合行業發展要求的智能工廠建設模式;從精準對接“企業所能”到深化拓展“發展所需”,商業公司訂購的卷煙提前到貨且物流成本費用不斷降低。浙江中煙讓互補合作的每項改進在“賬本”上體現、在貨架上體驗,讓優化資源配置“開花結果”真正轉化為產業鏈上各環節的獲得感。
廣西中煙生產“利群”牌號產品? ? /浙江中煙 供圖
共提升? 江河匯聚水愈闊?
在互補合作的長路上,只有步伐相近的伙伴才能攜手共進,只有目標一致的團隊才能走得更遠。浙江中煙與合作企業不斷深化共識,把握穩與進、明辨利與機,在雙向奔赴中激發合作潛能、開拓合作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重慶中煙黔江卷煙新廠建設工地上,來自浙江中煙安裝調試專班正緊張而細致地工作著。專班成員涵蓋制絲、卷包等領域技術人才,他們發揮專業優勢,協調解決設備安裝調試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確保新廠設備安裝調試和試生產工作順利推進。
為加強定點工廠建設與管理協同,浙江中煙基于新廠工藝設備配置,組織研討規劃生產設備和質量管理等信息化工作,并派專班現場調試,為新廠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參與新廠建設只是浙江中煙探索特色共建模式的起點,根據共建需求計劃表內容,各專業工作小組通過交流互訪、專項診斷、專題研討、聯合培養、遠程協助等多種方式開展線上、線下共建工作。雙方通過互學互鑒,不斷挖掘企業間創新發展的互補性和契合點,為互補合作賦予新內涵、打造新亮點。
南寧的深夜,空氣里彌漫著潮濕的氣息。廣西中煙南寧卷煙廠的制絲車間內,機器轟鳴,燈光通明。來自浙江中煙寧波卷煙廠技能大師徐敏正站在一臺膨脹煙絲設備前,熟練地安裝一個帶傳感器的金屬探頭,“試試這個氣候濕度實時監測裝置,我們剛在寧波研發出來的”。
這是一場持續36小時的技術攻堅戰,不僅解決了南寧卷煙廠異常天氣出絲率波動問題,更催生了跨氣候帶煙絲膨脹工藝控制規范。如今,在寧波和南寧兩廠的云端工藝庫里,每天有2000多條實時數據在流動。當浙江的梅雨撞上廣西的“回南天”,系統會自動匹配最佳工藝參數,確保煙絲質量的穩定。
正如徐敏在復盤會上總結:“技術協同不是簡單的文件傳遞,而是要在痛點里長出共同的‘技術基因’。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浙江中煙與合作企業之間不斷優化生產組織和工藝質量管理流程,共同開發新技術、新工藝,增強卷煙產品競爭力,為合作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持。
在交流中擦出更多共識火花、在共創中收獲更多智慧和成果。從東海之濱到西南群山,大師工作室的經驗在傳承,青年人才的成長在躍升。通過互補合作,浙江中煙與合作企業共享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帶動合作企業共同進步,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和可持續發展,深化浙江中煙“1+4”企業互補合作成效,推進“浙江模式+當地轉化”的產業聯動漸入佳境,為行業持續優化卷煙生產力布局、推動行業企業互補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